南徐晚望
芳草铺香晚岸晴,岸头含醉去来行。
僧归岳外残钟寺,日下江边调角城。
入浙孤帆知楚信,过淮疎雨带潮声。
如今未免风尘役,宁敢怱怱便濯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傍晚时分,岸边花草散发着香气,人们在岸上陶醉地来回行走。
僧人从山岳外的寺庙归来,钟声还余音绕梁;太阳正在落下,江边的城市响起调角之声。
进入浙江时,看到楚地的船只,经过淮河时,细雨伴随着潮水的声音。
现在仍然受到世俗事物的羁绊,我不敢匆匆忙忙地洗去我的烦恼。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褚载: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唐德宗至宣宗年间。
2. 南徐:古州名,即今江苏省镇江市一带。因位于古代徐州之南而得名。
3. 晚望:傍晚时分所见的景象。
4. 芳草铺香:指岸边花草散发着香气。
5. 晚岸晴:指傍晚时分的岸边阳光照耀。
6. 含醉:指微醺的状态。
7. 去来行:指来回行走。
8. 僧归岳外:指僧人从远处山中的寺庙归来。
9. 残钟寺:指寺庙里钟声渐弱。
10. 日下:指夕阳西下。
11. 江边:指江边城市。
12. 调角城:指吹奏号角的边防城市。
13. 入浙:进入浙江地区。
14. 楚信:指楚国的信息。
15. 过淮:指渡过淮河。
16. 疏雨:指稀疏的小雨。
17. 带潮声:指雨水伴随着潮水的声音。
18. 风尘役:指世俗事务。
19. 宁敢:岂敢。
20. 怱怱:匆忙。
21. 濯缨:洗涤帽带上的尘土,指洗尽尘俗,隐逸江湖。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南徐晚望”为题,生动地描绘了傍晚时分岸边的美景,通过所见所闻展现了诗人的悠然自得和无尽的思绪。首联描述了傍晚时分阳光照耀在岸边的芳草上,散发出香气,吸引了过往的行人驻足欣赏。颔联则借由远处山间的钟声和江边的角楼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又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颈联则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虽然身处美景之中,但仍无法摆脱生活的压力。尾联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期待,希望有一天能摆脱世俗的束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心中难以言状的惆怅与忧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徐晚望》是唐朝诗人褚载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南徐城楼上,眺望长江美景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风光的热爱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中期,大约公元8世纪。在这个时期,唐朝国势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特别是江南地区,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农业和手工业发展迅速,成为唐朝的经济重心之一。
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褚载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他的仕途顺利,官至监察御史。他热爱山水,善于捕捉自然之美,以诗抒怀。他的诗歌作品多以描绘自然风光为主,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在同一时期,唐朝的文化氛围非常浓厚,文人墨客们热衷于写诗作画,相互唱和。褚载作为当时著名的文人,与众多文人雅士交游甚广,共同推动着唐诗的发展。此外,江南地区的繁华富庶也给了褚载很多创作灵感,使他更加关注生活的美好,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