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寄卢简求
竹西池上有花开,日日幽吟看又回。
心忆郡中萧记室,何时暂别醉乡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竹西的池塘边有花儿盛开,每天我都沉浸在这美景之中,流连忘返。心中想念着那遥远的郡中的好友萧记室,不知何时我们才能暂时放下世俗的烦恼,一起在醉人的田园风光中来一场欢聚。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卢简求:唐朝一位官员,是赵嘏的朋友。
2. 竹西:地名,位于唐朝时期扬州的西边,此处借指作者所在地。
3. 池上:池塘边。
4. 开:开花。
5. 日日:每天。
6. 幽吟:低声吟咏。
7. 看又回:反复观看。
8. 心忆:心中想念。
9. 郡中:指当时的都城长安。
10. 萧记室:萧翼,字世雄,南朝梁时人,善于书法,曾任记室参军,此处借指擅长书法的人。
11. 暂别:短暂离别。
12. 醉乡:指饮酒沉醉的地方,这里代指酒宴聚会。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感情的诗作。开篇以“竹西池上”为引,通过描绘美丽的景致,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接着以“日日幽吟看又回”表述自己在此间赏花、品茗、吟诗的愉悦心情,传达出诗人与友人间的默契和惬意。后两句则转向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期待与他们相聚的美好愿望。全诗情感真挚,意韵深长,充满了浓厚的友情色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中寄卢简求》是唐代诗人赵嘏所创作的一首寄怀诗。这首诗创作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
在贞元时期,社会政治较为稳定,经济逐渐繁荣,但诗歌文化领域却出现了衰退的迹象。此时,赵嘏以科举不第的士人身份生活在长安城,生活艰难,但他仍保持着高洁的品质和坚定的信仰。他对唐代社会的腐败现象感到忧虑,又对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感到失望。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赵嘏将这种情感寄托于自然山水之中,通过描写山中的幽静环境、孤独的心境和对友情的期待,表达了他在现实社会中挣扎的心绪以及无奈的哀愁。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抒发了内心深沉的情感,使得这首诗成为唐代寄怀诗的佳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