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行
公子风流嫌锦绣,新裁白纻作春衣。
金鞭留当谁家酒,拂柳穿花信马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公子潇洒不看重华丽的衣裳,新年伊始穿上雪白的麻布春衣。金色的马鞭暂时留在哪家酒店,任马儿沿着花间柳树随意而行踏上回家之路。
去完善
释义
1. 公子:古代对贵族家子弟的称呼,这里指诗歌中的主人公,即一位风流倜傥的青年才俊。
2. 风流:指风采特出、才华横溢,也可以形容潇洒不羁的个性。
3. 嫌:不喜欢、厌恶。
4. 锦绣:华丽的丝织品,此处指华美的服饰。
5. 新裁:新近裁剪好的衣服。
6. 白纻:白色的麻布,这里指用白色麻布制成的衣物。
7. 金鞭:金属制的马鞭,象征着富贵与地位。
8. 当:当作,作为。
9. 谁家酒:指不知哪家举办的宴会或酒席。
10. 拂柳穿花:形容骑马穿越柳树和花丛的场景。
11. 信马归:放任马儿自由行走,指随意漫步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公子游春的古诗词。从诗中可以看出这位公子潇洒不羁,嫌弃锦绣华服,而选择新裁的白纻作为春天的衣裳。他手持金鞭,流连于美酒之间,骑着马儿穿梭在柳树和花丛之中,展现出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诗人通过对公子的描绘,表达了其对自由、奔放的人生态度的向往和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公子行》是唐代诗人雍陶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穆宗长庆年间(公元821年-824年)。
在唐穆宗时期,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文人墨客崇尚风雅,诗歌创作十分活跃。雍陶作为当时的一位才子,身处这样的时代氛围,自然受到熏陶。他的诗才横溢,以描绘人物、书写情感见长。这首诗正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在这段时间里,雍陶的生活经历较为丰富,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与百姓接触较多,对民生有所了解。此外,他还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切磋诗艺,探讨人生。这些人生际遇使得他在创作《公子行》时能够融入自己的感受和观察,使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和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在同一时期,唐朝国势逐渐衰弱,政治腐败、军事疲弱的问题日益严重。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到雍陶的诗才发挥。相反,他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通过这首《公子行》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和人性的复杂,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关切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