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孙明府怀旧山
五柳先生本在山,偶然为客落人间。
秋来见月多归思,自起开笼放白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五柳先生原本生活在山里,偶尔会来到人间做客。秋天来临的时候,看到月亮就会引发很多回家的思念之情,于是决定打开鸟笼,放飞那白色的山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五柳先生:指陶渊明,他辞官不做,回到乡下,门前种了五棵柳树,因此被称为“五柳先生”。这里用来比喻诗人自己。
2. 本在山:本来生活在山中,即隐居山林的意思。
3. 偶然:突然之间。
4. 为客:指离开故乡外出谋生。
5. 人间:这里是指尘世的官场生活。
6. 见月:看到月亮。古人常以月亮寄托思乡之情。
7. 多归思:产生强烈的回家乡的念头。
8. 自起:亲自起身。
9. 开笼:打开鸟笼。
10. 放白鹇:释放白鹇鸟。白鹇是古人喜爱的观赏鸟。
去完善
赏析
首联:“五柳先生本在山,偶然为客落人间”。此句以陶渊明(号五柳先生)为例,表达出诗人追求恬静、闲适生活的向往。陶渊明一生多次辞官归隐,足见其向往自然、热爱田园的思想观念。在这里,“本在山”表明他本属于大自然,而“偶然为客落人间”意味着他为生活所迫不得已步入世俗社会。两句间形成对比,借以表现诗人自己的矛盾心态。
颔联:“秋来见月多归思,自起开笼放白鹇”。此句中的“秋来见月”营造出浓厚的秋天意境,古人常说“伤春悲秋”,这里“秋”的意象与“多归思”结合,使诗人怀念旧山的情感更为强烈。而后半句中“自起开笼放白鹇”描述了诗人释放白鹇这一行为,象征着其渴望自由、回归自然的内心呼唤。这里的“白鹇”是一种类似凤凰的珍禽,在此作为诗人精神追求的寄托物。总的来说,此联通过描绘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展示了诗人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唐文宗太和年间(827-835年),一位名叫雍陶的诗人创作了这首名为《和孙明府怀旧山》的诗。此时的唐朝已经步入中晚期,经历了安史之乱、牛李党争等一系列社会动荡,国家的繁荣昌盛已不复当年。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过去的怀恋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雍陶,本名卓英布,字阿雍。他是唐代蜀州新津(今四川新津县)人。他在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进士及第,历任陕州参军、大理评事、国子助教等职。这首诗的创作时期,正是他离开家乡,宦游四方的时候。
在这段时间里,雍陶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因直言不讳而触怒了权贵,被贬谪至边疆地区。然而,这段经历并没有消磨他的斗志,反而激发了他更加关注民生疾苦,关心国家命运的热情。在担任地方官期间,他大力推行教化,致力于改善民生,受到了百姓的拥戴。
在创作这首诗时,雍陶正处于宦游四方的阶段,远离故乡的他倍感孤独。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思念,成为了这首诗的主题。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恋之情,也反映了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意。这种情感在诗中的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