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桥望春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黄莺从上阳宫中飞出,口中衔着凋零的花瓣。
去完善
释义
宫莺:皇宫中的黄莺;上阳:上阳宫,唐代东都洛阳的宫殿之一。
去完善
赏析
此诗开篇以“津桥春水浸红霞”描绘了一幅春日傍晚的美丽画卷,春水与晚霞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迷人的氛围。接着,“烟柳风丝拂岸斜”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柔和静谧的景致,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春风拂面的温柔。
下半部分笔锋一转,“翠辇不来金殿闭”,将视线从自然风光转向了空寂的宫殿,暗示着曾经的繁华已逝,如今只剩下冷清与荒凉。最后一句“宫莺衔出上阳花”,借黄莺衔花这一细节,巧妙地表达了时光流逝、盛景难再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事之衰的对比,抒发了对往昔辉煌的怀念和对现实萧瑟的感慨,意境深远,余味悠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彼时的雍陶正处于人生较为沉郁的阶段。他久居洛阳,常在城中游历,天津桥作为当时的重要景点,承载了诗人诸多思绪。此诗便是在一个春日,雍陶漫步至天津桥上,目睹眼前春景与昔日繁华不再的对比而生发感慨之作。春水、红霞、烟柳等鲜活的景象,与空寂的宫殿形成鲜明对照,既流露出对大唐盛世的追忆,也暗含对时代变迁的叹息。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