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隐园诗
仆本尘外士,功名若毫一。
因寻小园隐,忽见群芳发。
昔梦宛可记,灵契方兹达。
会须挂朝缨,归弄岩前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是一名远离世俗的人,对于功名利禄看得很轻。因为寻找一处隐居的小园子,突然发现各种花卉竞相开放。昔日的梦境仿佛可以回忆起来,与自然的默契此时达到了高峰。现在应该挂起官帽,回归山林欣赏那山前的明月。
去完善
释义
1. 仆:古代男子的谦称,可以指自己。
2. 尘外士:指超脱世俗的人。
3. 毫一:形容极其微小,微不足道。
4. 寻:寻找。
5. 小园隐:此处指小隐园。
6. 群芳:各种花卉。
7. 昔梦:过去的梦境。
8. 宛:仿佛。
9. 灵契:神秘的默契。
10. 方:表示时间,正在。
11. 兹:现在。
12. 达:理解。
13. 会须:一定,必定。
14. 朝缨:朝服。
15. 归弄:回家照料。
16. 岩前月:山岩前的月亮,这里用来比喻小隐园的美景。
去完善
赏析
《小隐园诗》是宋代诗人谢绛的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示自己本是个超脱世俗的人,功名对于他来说就如同毫毛一般微不足道。在这首诗中,谢绛通过对小隐园景色的描述,表达了他追求自由、向往宁静生活的理想。
首联“仆本尘外士,功名若毫一”,诗人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表示自己原本就是一个超脱世俗之人,对于功名利禄并不看重,这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下来的“因寻小园隐,忽见群芳发”,写诗人偶然发现了一片美丽的小园子,这里的鲜花盛开,生机勃勃。这里的“小园隐”实际上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理想世界,是一个远离世俗纷扰、充满诗意的地方。
颔联“昔梦宛可记,灵契方兹达”,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梦境,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的“灵契”指的是诗人在梦中与过去美好生活的精神联系,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尾联“会须挂朝缨,归弄岩前月”,诗人表示有朝一日他会辞去官职,回到家乡,过上悠闲的生活。这里的“朝缨”是指朝服,象征着官职;而“归弄岩前月”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即回到家乡,欣赏美丽的月色,过上宁静的生活。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热爱自然的情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出宋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小隐园诗》是北宋著名文人谢绛的一首咏园抒怀之作。此诗创作于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正值谢绛步入中年时期。
在这期间,谢绛的人生经历丰富多样。他曾在朝廷担任高官,但因与权臣韩琦不合而遭贬谪,后被任命为浙东转运使,负责浙江一带的政务。此次任职,让谢绛有机会游历江南山水,欣赏到秀美的自然风光,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任职过程中,他深感官场的腐朽与黑暗,从而更加坚定了归隐田园的决心。《小隐园诗》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创作而成的。
庆历年间,北宋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学、艺术等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当时的文人普遍追求隐逸生活,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谢绛作为其中的一员,同样渴望在远离喧嚣的田园中找到心灵的归宿。因此,他在《小隐园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隐园的美景,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浮华的厌恶。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