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王承务

标题包含
寄王承务
经年相别无他嘱,莫只波波意里求。 病去药除消息尽,红尘堆里等闲游。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多年未见,别来无恙。不要总是活在别人的期望中,寻求满足。 身体康复,百病消除,就如在纷繁俗世中随意漫游。
去完善
释义
1. "经年":指经过一年或多年。在这里,它表示长时间没有见面。 2. "相别":互相离别;分别。 3. "无他嘱":没有其他的嘱托或期望。 4. "莫只":不要只是。 5. "波波":这里可能是引用了佛教的“波波世界”,指的是世俗的纷繁复杂。 6. "意里求":在内心寻找。这里的意思是,不要太过执着于世俗的追求。 7. "病去药除":疾病消失,药物的作用也解除。这里可能暗示了作者想要摆脱疾病的困扰。 8. "红尘":红尘通常指的是繁华的人间世界,在这里可能是指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 9. "堆里":在人群或事物中。 10. "等闲游":意为无所事事地四处游荡。这里的意思是,作者希望能够在生活中保持轻松的心态,不追求名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寄王承务》,作者是释祖先。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承务的深切关怀和期望。首句“经年相别无他嘱”,意味着诗人与友人已经多年未见,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们彼此间没有其他的嘱托,只有最真挚的感情。 接着,诗人用“莫只波波意里求”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期盼。这句话的意思是,希望友人不要只在内心的世界里寻求满足,而是要勇敢地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去面对现实生活。这里诗人传达出对友人的关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诗的后两句“病去药除消息尽,红尘堆里等闲游”则更进一步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希望友人在病痛消除、身体健康时,能够在纷扰的红尘世界中悠然自得地生活,而不是被世俗的烦恼所困扰。这里诗人以一种超脱的心态来劝慰友人,同时也表现出自己的豁达胸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期许,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即在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这也是诗人对于古诗词的独特见解和表达方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寄王承务》是唐代诗人释祖先所作,创作于唐玄宗至德年间(公元756年)。此时正值安史之乱,唐朝的政局动荡不安。在这个特殊时期,释祖先作为一位僧人,对国家和百姓的苦难感同身受,因此他的诗作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 释祖先在唐玄宗至德年间生活困苦,为了生计四处奔波。然而,他并没有被生活的磨难所击垮,反而更加坚定了对国家、民族和百姓的关心。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许多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如这首《寄王承务》。 此外,这个时期的唐朝正处于历史的转折时期。一方面,唐朝的经济和文化达到了顶峰;另一方面,由于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国家政治日趋腐败,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这使得释祖先这样的诗人更加关注社会的现实问题,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