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 其二
茅屋藏深树,寂然无四邻。纵横云塞户,出入鸟随身。涧有前宵雨,花开三月春。山居虽淡薄,聊自养天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幽深的树林中隐藏着一间简陋的小屋,四周寂静,无人打扰。门窗朝向不同的方向,仿佛可以通向不同的世界;出入时总会有鸟儿相伴左右。山涧里还留着昨天下过的雨水,春天里的花朵争相开放。虽然这里的居住环境简单朴素,但在这里却可以悠然自得地度过每一天。
去完善
释义
《山居 其二》:
茅屋藏深树,寂然无四邻。
【注释】深树:茂密的树林;寂然:寂静无声的状态。
纵横云塞户,出入鸟随身。
【注释】纵横:指云气弥漫在门户周围;塞户:封闭的房屋。
涧有前宵雨,花开三月春。
【注释】涧:山间流水的沟渠;前宵:昨晚。
山居虽淡薄,聊自养天真。
【注释】淡薄:贫乏;聊自:姑且自我;天真:自然纯真的状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首联“茅屋藏深树,寂然无四邻”,以荒僻幽静的环境开篇,显示出与世隔绝的氛围。颔联“纵横云塞户,出入鸟随身”,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在山林间的日常活动,鸟儿的陪伴使山居生活更加生动。颈联“涧有前宵雨,花开三月春”,展示了山中四季更替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尾联“山居虽淡薄,聊自养天真”,揭示了诗人的心境:虽然山居生活简单,却能陶冶情操、修养心性,这也是诗人选择山居的原因所在。整首诗流露出浓厚的隐逸之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淡泊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居 其二》是清代诗人何绛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清朝康熙年间,那时的社会相对稳定,文人墨客们多喜好隐居于山水之间,探寻人生的哲理和自然的奥秘。
何绛(约1645-?),字丹蒿,号水西,江苏南京人,清代学者、文学家,精通诗词歌赋,著作丰富。他生于明末清初之际,亲历了战乱和百姓疾苦,这也使得他的诗作带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和悲悯之情。
在这个时期,朝廷对知识分子采取了较为宽容的政策,允许他们有自己的言论空间。此外,随着农耕文化的繁荣,人们对山水自然之美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欣赏。在这种背景下,何绛和其他文人墨客一样,选择以诗歌表达自己的感慨和理想,将人生寄托于山水田园之中。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