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郊居 其四

标题包含
郊居 其四
兹城何壮丽,别馆倚西隅。日夕秋风至,时闻剑戟趋。放鹰追短草,饮马出长衢。惆怅思前代,常怀陆大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何绛,字叔清,号东廓,明朝时期著名文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何景明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对何绛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何绛在文学、史学、哲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座城市多么壮观,偏远的公馆坐落在西边。傍晚的秋风来临,不时传来将士们的操练声。在草原上放鹰追逐猎物,在宽敞的街道上喂马。心中惆怅地回想起那个时代,时常怀念陆大夫的事迹。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兹城:这里的城市。 2. 壮丽:雄壮美丽。 3. 别馆:别墅或行馆。 4. 西隅:西边。 5. 日夕:傍晚。 6. 秋风:秋天的风。 7. 剑戟:古代兵器,用于形容士兵的队列。 8. 放鹰:释放猎鹰捕捉猎物的行为。 9. 短草:矮小的杂草。 10. 饮马:给马饮水。 11. 长衢:宽阔的道路。 12. 惆怅:因失意而感伤。 13. 前代:指过去的时代。 14. 陆大夫:此处指陆贾,西汉时期的儒生,曾劝诫南越王赵佗归顺汉朝。
去完善
赏析
《郊居 其四》何绛 兹城何壮丽,别馆倚西隅。 日夕秋风至,时闻剑戟趋。 放鹰追短草,饮马出长衢。 惆怅思前代,常怀陆大夫。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的城市的壮丽景色,以及他对于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诗中的“别馆倚西隅”暗示了诗人身处的环境虽然富丽堂皇,但他依然保持着一颗谦虚的心。“日夕秋风至,时闻剑戟趋”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思考,表达了他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的紧张气氛。 接下来的“放鹰追短草,饮马出长衢”两句则通过生动的画面描绘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展示了他崇尚英勇精神的情怀。最后两句“惆怅思前代,常怀陆大夫”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英雄人物的敬仰,以及他希望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的热切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城市、自然、历史等多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深沉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郊居 其四》是何绛在晚唐时期创作的一首古诗。在这个时期,唐朝已经走向衰落,政治腐败、战乱频发,人们的生活充满了困苦和无奈。 何绛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的个人生活也颇有些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及第。这使得他对朝廷的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逐渐加深。然而,他并没有完全沉浸在这种悲观情绪中,反而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这首诗正是他对自己乡村生活的真实写照。诗人通过对田园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虽然现实残酷,但他仍然坚信,只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生活总会有美好的希望。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使得这首诗在众多哀伤抑郁的晚唐诗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人们喜爱的佳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