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居 其六
轻衫聊出户,最喜薄凉天。叶下清霜里,禽归落照前。渔舟晴入浦,农父晚收田。帝力惭难报,秋来复有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轻盈衣衫随意踏出户外,最爱凉爽的天气。叶子底下藏着薄薄的霜冻,鸟儿在夕阳余晖中归巢。渔船从河岸驶进,农夫在田里收着庄稼。皇帝的力量虽然难以报答,但秋天的丰收又预示着新的一年即将来临。
去完善
释义
1. 郊居:居住在郊区。
2. 轻衫:轻盈的衣衫,借指闲适的生活。
3. 聊出户:偶尔出门。
4. 最喜:最喜欢。
5. 薄凉天:微凉的秋天。
6. 叶下清霜里:在满布清霜的落叶中。
7. 禽归:禽鸟归巢。
8. 落照:夕阳的光辉。
9. 渔舟晴入浦:晴天时渔船驶入水边。
10. 农父晚收田:农夫们在傍晚时分收割庄稼。
11. 帝力:皇帝的力量,这里代指国家的恩泽。
12. 惭:愧疚。
13. 难报:难以报答。
14. 有年:丰收之年。
去完善
赏析
《郊居 其六》这首诗意境优美,描绘了初秋时节的田园风光。首联“轻衫聊出户,最喜薄凉天”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心情,他身着轻衫走出户外,欣赏着初秋的清凉天气,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颔联“叶下清霜里,禽归落照前”描绘了树叶下的清霜和傍晚时分鸟儿归巢的景象,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颈联“渔舟晴入浦,农父晚收田”描绘了渔民在晴天撑船归来,农夫在夕阳下收割庄稼的场景,进一步突出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宁静。尾联“帝力惭难报,秋来复有年”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皇恩的感激之情,他认为自己的幸福生活得益于国家的庇佑,同时期待秋季的到来,继续享受美好的时光。整首诗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对国家的感恩,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郊居 其六》是明朝诗人何绛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明朝末年,此时正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战乱频仍,社会矛盾激化,人民生活困苦。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何绛却能保持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面对人生的挫折和挑战。
何绛的人生际遇也是颇为坎坷。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然而,由于社会动荡,他的家庭遭受了巨大的变故,这使得他在青年时期就开始四处奔波,寻求生计。虽然生活艰难,但他始终坚持读书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人生困境的深深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明朝末年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的动荡和不安使得人们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然而,在这个时期,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文人墨客,他们用自己的笔墨描绘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社会画卷。何绛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为我们展示了明朝末年人们的精神风貌和社会变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