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郑康道探梅十绝句 其七
多病年来嬾作诗,燃萁何敢衒才奇。
探梅技痒撩幽梦,只有清香是己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多年来疾病缠身,懒于作诗,怎能炫耀才华呢。在梦中探寻梅花之技,也只有淡淡的清香才是自己所知的。
去完善
释义
1. 多病:多生疾病,身体虚弱的状态。
2. 年来:近年,过去一年或一段时间内。
3. 嬾作诗:懒得写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李洪的作品,表达了他与郑康道一同探访梅花时的感受。诗人在前两句中提及自己近年来因多病而懒于作诗,但即使燃萁(比喻朋友间的竞争)也不敢炫耀自己的才华。在三四句中,诗人表示虽然由于病痛而疏于创作,但在探访梅花的瞬间激发了创作欲望,也使他的灵感犹如幽梦般复苏。这种体验只有通过梅花的清香才能理解,即生活中的美好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整首诗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传达出他在病中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创作的渴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郑康道探梅十绝句 其七》是南宋诗人李洪创作的一首咏梅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200年左右,即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诗人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民生疾苦的年代。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百姓流离失所,民族矛盾尖锐。然而,诗人并没有完全沉浸在悲伤之中,而是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创作这首诗时,李洪正过着流寓江南的生活。他曾担任地方官吏,后因战乱辞去职务,辗转于江南各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洪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通过咏梅来表达自己坚韧不屈的品质和高洁脱俗的情怀。在这首诗中,他以梅花的顽强生命力为喻,赞美了人们在艰难困苦中的坚韧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此外,这个时期的社会文化氛围也影响了诗人的创作。当时,南宋文坛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人,他们以诗歌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李洪作为其中的一员,也以他的诗歌作品传达了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因此,这首诗既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和生活经历,也体现了南宋时期的时代风貌和社会思想。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