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未展芭蕉

标题包含
未展芭蕉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箚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微弱如烛火般的冷光,犹如绿色蜡制的灯芯燃烧在寂静的夜晚。春来的寒意仿佛仍在植物心中盘桓。一封信件隐藏了什么事呢?或许会像春风吹拂,不知不觉地就被打开阅读。
去完善
释义
1. 未展芭蕉:此诗是唐代诗人钱珝的咏物抒怀之作,题目中的“未展芭蕉”指的是未展开的芭蕉叶子。 2. 冷烛无烟绿蜡干:这句描述了未展开的芭蕉叶像是一根绿色的蜡烛,没有烟,也没有燃起来。冷烛,指还没有展开的芭蕉叶;无烟,形容芭蕉叶的颜色和质感;绿蜡干,比喻芭蕉叶的形状和光泽。 3. 芳心犹卷怯春寒:这句描写了芭蕉内心包裹着的小叶子,因为春寒料峭,所以还不敢轻易地展开。芳心,指包裹在芭蕉叶中的小叶子;犹卷,指尚未展开;怯春寒,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以及担心春寒带来的不利影响。 4. 一缄书箚藏何事:这句写未展开的芭蕉叶就像一封密封的信,隐藏着什么秘密呢?一缄,即一封;书箚,泛指书信;藏何事,表达了作者的好奇心和对芭蕉叶中秘密的猜想。 5. 会被东风暗拆看:这句预示了在春风的吹拂下,芭蕉叶会悄悄地展开,揭示其内心的秘密。被,表示被动;东风,春天的风;暗拆看,描绘了芭蕉叶在春风吹拂下逐渐展开的过程。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未展芭蕉的诗。诗中的芭蕉形象地传达了春天时人们内心期盼与羞涩的矛盾心理。诗人首先用“冷烛无烟绿蜡干”来形容未展芭蕉的外观,将其比喻成一支绿色蜡烛,既展现了其晶莹剔透的特点,又赋予了其沉静内敛的气质。接着以“芳心犹卷怯春寒”表现其内在的柔弱与犹豫,意味着芭蕉虽已蓄势待发,却仍因春寒料峭而裹足不前。然后,诗人笔锋一转,写到一封书信承载着秘密被东风悄然拆看,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将使得芭蕉展开其芳心。整首诗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以及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期待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未展芭蕉》是唐朝诗人钱珝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僖宗中和三年(公元883年)前后。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晚唐时期的动荡时期,黄巢起义爆发,战乱频仍。钱珝的生平事迹并不详尽,但据史书记载,他在这一时期曾任尚书郎、中书舍人等职,为朝廷官员。从他的其他作品来看,他具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敏锐的观察力,对民生疾苦和社会现象有深刻的认识。 这首《未展芭蕉》描绘了晚唐时期社会动乱、民生困苦的景象。诗人通过比喻的手法,将未展芭蕉比作受压抑的人才,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忧虑和对人才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