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乐游原春望书怀
城隅有乐游,表里见皇州。
策马既长远,云山亦悠悠。
万壑清光满,千门喜气浮。
花间直城路,草际曲江流。
凭眺兹为美,离居方独愁。
已惊玄发换,空度绿荑柔。
奋翼笼中鸟,归心海上鸥。
既伤日月逝,且欲桑榆收。
豹变焉能及,莺鸣非可求。
愿言从所好,初服返林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城市角落有游乐的地方,里面外头都能看到城市的景象。骑着马走远了,云雾和山峦在眼前连绵不绝。
千万条沟壑清澈明亮,每一座门前都洋溢着喜悦的气息。繁华的道路开满鲜花,曲水的江边长满了青草。
在这样的美景里,登高远眺是一件美好的事;而远离家乡的我独自感到忧愁。惊讶的是头发已经换了颜色,只能白白度过这段时光。
就像那渴望飞翔的笼中鸟,我的心早已飞向了远方的海鸥。感叹时光流逝,我想抓住夕阳的余晖。
华丽的转变固然值得追求,但黄莺的歌唱也并非轻易可得。但愿我能按照自己的喜好生活,回归林间和山丘。

去完善
释义
1. 城隅:城角之地。这里指乐游原位于长安城的角落处。
2. 皇州:这里指长安城。唐朝的都城,意为皇帝所在的州郡。
3. 万壑:众多的山谷。这里形容乐游原周围的山川景色。
4. 千门:形容宫殿众多,象征繁华的城市景象。
5. 玄发:黑色头发,这里比喻黑发变白,感叹时光流逝。
6. 绿荑:绿色的嫩芽,这里比喻时间流逝,春光短暂。
7. 豹变:出自《周易·革卦》中的“君子豹变”,比喻人的形象或品德发生变化。这里表示自己无法迅速改变现状。
8. 莺鸣:喻指官职升迁。这里表示自己无法谋求官职升迁。

去完善
赏析
《登乐游原春望书怀》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表达了诗人登临乐游原时的所见所思,以及抒发人生感慨之情。这首诗的赏析如下:
首联“城隅有乐游,表里见皇州”描绘了乐游原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乐游原位于长安城的东南隅,这里可以俯瞰整个长安城,展现了一幅繁华的景象。
颔联“策马既长远,云山亦悠悠”表现了诗人骑马游览乐游原时的所见所感。策马远行,云山高耸,给人一种悠远的意境。
颈联“万壑清光满,千门喜气浮”描述了乐游原周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象。万壑之中,清澈的光影映照;千门万户,喜庆的气氛弥漫。这两句诗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尾联“愿言从所好,初服返林丘”抒发了诗人希望遵循内心的意愿,回归山林田园的愿望。这是诗人历经世事之后,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与选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乐游原春望书怀》是唐朝诗人张九龄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时期,此时的唐朝已经进入了鼎盛阶段,国力强大,文化繁荣。然而,这个时期的皇室生活也逐渐变得奢侈浮华,社会矛盾逐渐加剧。
张九龄作为唐朝著名文人,具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他在朝为官期间,曾因为直言进谏而受到皇帝的赏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帝逐渐疏远了他,他的政治抱负也受到了挫折。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登乐游原春望书怀》。
诗中,张九龄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昌盛的期盼和对人民幸福的关注。同时,他也流露出自己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无奈。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张九龄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在历史变革中的政治态度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