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二首 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草木自有它的天性,并不希求品德高尚的人来攀折。
去完善
释义
本心:天性、本质;美人:品德高尚的人,也暗含对自己知音的期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兰叶和桂花作为开篇意象,描绘了春夏秋冬四季中自然生命的盎然生机。上片通过“兰叶”与“桂华”的对比描写,展现出植物随季节变化而呈现的不同美感,借此表达万物皆有自己的生命节奏与价值。下片笔锋一转,从自然界的草木联想到人世间的情怀。“林栖者”象征远离尘嚣的高士,他们能够欣赏草木的天然之美,而不必借助外力去改变或占有它。全诗最后点明主旨——草木虽美,但其存在意义并不依赖于他人的赏识,而是源于自身的本真属性。整首诗语言清新淡雅,意境深远,既体现了作者对自身操守的坚守,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功名利禄的旷达胸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朝开元年间,作者张九龄正处人生盛年,官至宰相。然而朝堂之上党争不断,他深感官场险恶,渐生归隐之意。此诗借兰桂之姿寄托心志,以草木自喻,表明自己高洁的品性与不求名利的淡泊心境。在春日与秋夜交替的时节,诗人感于自然之美,写下这组《感遇》诗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