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探梅

标题包含
探梅
冰雪催诗瘦入肩,几回山后又山前。 枝头不见春消息,空倚阑干忆去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元肇,字圣可,号松源,俗姓李,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禅宗大师。他生于1136年,卒于1209年,享年74岁。 释元肇出生于浙江明州(今宁波),他的家族世代务农。在15岁时,他出家为僧,开始了修行生涯...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白雪让诗瘦削着飘落在肩膀上,数次起伏于山水之间。枝头看不到春天的信息,只能独自依靠在栏杆上回忆去年的光景。
去完善
释义
1. 冰雪催诗瘦入肩:此句中的“冰雪”是喻指寒冷的冬天。“催诗瘦入肩”意思是严寒的天气使诗人创作出了许多诗篇。其中,“催诗”指的是促发诗人写诗的灵感;“瘦入肩”则是对寒冷天气形象的描绘。 2. 几回山后又山前:这句诗意味着诗人来来回回、多次游览在山水之间。其中,“山后”和“山前”分别表示山的后面和前面,形象地描述了诗人游历的山川景色。 3. 枝头不见春消息:此句中的“枝头”是指树梢处。“春消息”则是春天来临的迹象,比如新发的嫩叶或者花朵盛开等。诗句表达了诗人想要看到春天的气息,但是目前还没有发现春天的迹象。 4. 空倚阑干忆去年:这句中的“空倚阑干”意为无精打采地靠着栏杆。而“忆去年”则是在回忆去年的景象。整句表达出诗人怀念去年此时所见的美好春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探梅》,诗人以探梅的情景入题,表达了心中的感慨。首句“冰雪催诗瘦入肩”,诗人借冰雪的景象,以及其后的诗句“几回山后又山前”描述了探梅的过程,衬托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探索的精神。 接着的“枝头不见春消息”描绘出一片梅花的景象,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期待之情。而“空倚阑干忆去年”则是诗人抒发思怀之情的体现,希望在这探梅的过程中能够找到春的影子,实现自己的期盼。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梅花开放的景象,结合自身的情感体验,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春天的美好和诗人的渴望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探梅》是宋代诗人释元肇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78年,即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宋朝正面临着北方金国的侵略,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然而,文人墨客仍然坚持创作,通过诗歌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释元肇作为一位出家人,他的人生经历颇有些曲折。他自幼出家为僧,然而在成年后却被迫还俗。他还俗后,虽然生活困苦,但他始终坚守信念,以诗文为伴,度过了漫长的一生。他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赢得了后世人们的喜爱。 在释元肇所处的时代,即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然而,这并没有阻止文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他们纷纷投身于文学创作,以诗歌为载体,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社会、对国家的思考。释元肇的这首《探梅》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这首诗中,他以梅花为引,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