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聚寺
古寺有远名,欲游先梦生。
飞猿涧底啸,灵鸟云间鸣。
影密楼台众,香繁草树荣。
何年照佛火,灿灿长光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老的寺庙享有悠久的历史声誉,人们在游玩之前往往早已在梦中神往。寺庙坐落在悬崖峭壁之间,仿佛与世隔绝。透过氤氲的空气,你可以听见岩壁下的飞猿发出尖锐的咆哮声,还有那些萦绕在山间的神异鸟类发出的奇妙音符。暮色渐深,寺庙中的众多楼阁若影若现,周围的草木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让你感受到寺庙所处环境的祥和与宁静。
不知道是哪一年,这里的佛光四射,如同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整个世界。
去完善
释义
《慧聚寺》李堪
1. 古寺:古代所建的寺庙,这里指慧聚寺。
2. 有远名:在远方有很高的声誉。
3. 欲游先梦生:想要游览该寺,先在梦中开始期待。
4. 飞猿:敏捷的猿猴,这里形容猿猴灵活跳跃的样子。
5. 涧底:山涧底部。
6. 灵鸟:有灵性的鸟类,这里比喻云间的飞鸟。
7. 云间:云端之间。
8. 影密:树木浓密,影子重叠。
9. 楼台:指寺庙中的建筑。
10. 香繁:香气浓厚。
11. 草树:草木。
12. 何年:哪一年。
13. 照佛火:指佛教中燃灯供佛的传统。
14. 灿灿:明亮的样子。
15. 长光明:长久的光明。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慧聚寺风光与景象的诗作。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感受为我们展现了慧聚寺的悠远历史和神秘氛围。
开篇两句“古寺有远名,欲游先梦生”,点明了慧聚寺的历史悠久和声名远播,使得人们向往不已,仿佛还未到达就已经在梦中神往了。这表现了诗人在感受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赋予了其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
接着,诗人以“飞猿涧底啸,灵鸟云间鸣”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深山幽谷之中,飞跃的猿猴在山涧底嘶吼,灵性十足的鸟儿在云端高歌。这两句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盎然,还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影密楼台众,香繁草树荣”,继续展示出寺庙的繁华与昌盛,众多的楼阁在绿树的簇拥下显得格外静谧、庄重。通过“影密”、“香繁”这两个词汇,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庙宇的神秘氛围,让人陶醉其中。
结尾两句“何年照佛火,灿灿长光明”,诗人通过对“佛火”的追问,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他感慨时光荏苒,但慧聚寺依然璀璨辉煌,寓意着佛法的传承不绝。
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慧聚寺的美丽景观,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生命的感悟。整首诗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充满了哲理和智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慧聚寺》是唐代诗人李堪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745年左右,当时唐朝正处于唐玄宗天宝年间,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在这段时间里,李堪作为一名书生,屡试不第,生活困顿。他游走于山水之间,结交文人墨客,寄情于诗歌创作。他的诗歌以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
在这个时期,佛教在唐朝非常盛行,许多文人雅士都热衷于参禅悟道。李堪也不例外,他在游览慧聚寺时,被寺中的景致和氛围所吸引,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慧聚寺》。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