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落花

标题包含
落花
花飞便觉春容减,一阵狂风满地红。 可惜余芳留不得,夜深人静月朦胧。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鼎(1085年-1147年),字元镇,号得全居士。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赵鼎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赵令詪是进士出身,曾任过太常博士。赵鼎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当花朵飘散纷飞时,春天似乎也减少了它的魅力;一阵狂风过后,遍地都是落红。令人惋惜的是,美好的花儿很快便会凋谢,深夜时分,人们只能在月色朦胧中回味它们曾经留下的芬芳。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飞:这里指飘落。 2. 减:减少,消退。 3. 狂风:形容风势猛疾。 4. 可惜:表示惋惜的词语。 5. 余芳:残余的香气或花瓣。 6. 留不得:无法保存或保留。 7. 夜深人静:形容深夜没有人的喧闹声,十分寂静。 8. 月朦胧:月亮显得模糊不清。
去完善
赏析
赵鼎的《落花》是一首描绘春天落花的诗。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通过细致的观察,将落花的景象与春天的消逝联系在一起。全诗以“花飞”开篇,意味着春天的美丽正在逐渐消失,紧接着以“狂风”来强调落花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作者用“满地红”来形容飘落的花瓣,既展示了花朵的美丽,又暗示了春天的即将离去。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尽管夜已深,周围一片寂静,月光朦胧,但那些遗留的花香却无法留下,令人感到遗憾。这首诗虽然短小,却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鼎的《落花》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与表达人生哲理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难以考证。然而,我们可以在其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下理解这首诗意象背后的深意。 赵鼎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因主张抗金而被秦桧排挤,不断贬谪。因此,在《落花》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中的“落花”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与此同时,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北方领土被金人占领,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往往通过诗歌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反映社会现实。赵鼎的《落花》也不例外,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无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