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行人
戍客久不归,生死关山道。
出塞入塞云,长亭短亭草。
梦断玉阶人,愁深花欲老。
庭树起秋风,寄衣当及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战士们长期在外未能归来,生死存亡只在一瞬间。
他们离开家乡,穿越了层层叠叠的山峦与道路。
视野所及,除了绵延不断的烽火台,就是那些短亭和长亭中的青草。
在夜晚梦回之时,他们在玉砌台阶上遥望着远方的人,忧虑如同花儿般日渐老去。
在这风起萧瑟的季节,远方的家人要早点准备衣裳寄给戍守边疆的战士。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戍客:指士兵。
2. 久不归:长时间没有回来。
3. 生死关山道:形容边疆战事频繁,生死未卜。
4. 出塞入塞云:比喻离家出征与回归家园的历程。
5. 长亭短亭草:描述了漫长的路途。
6. 梦断玉阶人:指离别的人无法在梦中相见。
7. 花欲老:形容春天即将过去。
8. 庭树起秋风:秋天的景象。
9. 寄衣当及早:提醒远方的亲人提前寄送衣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望行人”为主题,表达了离家戍边的士兵家属对其的深切思念和担忧。诗中的“戍客久不归,生死关山道”形象地描绘了边关戍守的艰险生活,令人担忧其安危。接下来的“出塞入塞云,长亭短亭草”则用风景的变化来衬托时间的流逝和等待的漫长。
“梦断玉阶人,愁深花欲老”两句通过梦境的破碎和对花的观察,传达出主人公难以入眠、心情忧虑的状态。而最后的“庭树起秋风,寄衣当及早”则是呼唤对方尽早寄送寒衣,反映出远方的关切之情。
整首诗韵律优美,情感深沉,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家园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望行人》是南宋词人姚宽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具体时间无法考证。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南宋时期,也就是公元1127年-1279年,这一阶段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较为繁荣的时期。
在创作这首词时,姚宽正处于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他曾担任过南宋朝中的官员,但由于种种原因,他选择了辞官回乡,过上了隐逸的生活。这段经历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为他的诗词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南宋社会呈现出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同时也存在着各种矛盾和问题。例如,当时的政治斗争激烈,民族矛盾尖锐,这些都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在这种环境下,姚宽通过诗词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