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鸡行
大鸡角角号秋田,小鸡啾啾随后先。
喧鸣得意啄遗黍,四顾无人惊复聚。
青天闪倏片影落,饥鸢搏取填空嗉。
纷纷散乱入荆棘,老父应门叫无力。
鸢飞突去何遒疾,大鸡还呼小鸡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大鸡昂首啼于秋天田野间,小雏鸡紧随其后的应和着。它们骄傲地发出声音寻找遗漏的稻谷,当发现四周没有人的时候,便又聚集在一起。天空中突然闪过一片黑影,原来是一只饥饿的老鹰捕捉到一只鸡,填饱了它的肚子。受到惊吓的鸡群四散躲入荆棘丛中,一位老人听到响声后出来查看。老鹰在远处迅速飞离,大鸡开始呼唤小雏鸡们回来。
去完善
释义
大鸡: 指一只大的雄鸡
角角: 雄鸡的叫声
号: 鸣叫,报时
秋田: 秋天的田野
小鸡: 指小的雌鸡
啾啾: 小鸡的叫声
遗黍: 遗留的稻谷
喧鸣: 吵闹的声音
得意: 心情满足的样子
四顾: 四处张望
饥鸢: 饥饿的老鹰
搏取: 捕捉
填嗉: 喂食
纷纷: 杂乱的样子
散乱: 散开
荆棘: 灌木丛
老父: 父亲
应门: 看门
叫无力: 呼唤无力的样子
何遒疾: 多么迅速
呼: 呼唤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图景,通过描绘鸡群觅食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界中的弱肉强食和生命的顽强。诗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大鸡和小鸡的形象,以及它们在田间觅食的情景。而当饥饿的鹰突然袭来时,鸡群顿时陷入混乱,四处逃散。最后,老父亲听到鸡群的叫声,急忙开门查看,却发现鹰已经飞走了,而鸡群仍然在呼唤着彼此。这首诗歌以简单的笔触勾勒出了自然界中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同时也表达了生命力的顽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搏鸡行》是南宋诗人姚宽创作的一首描绘田园生活情趣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4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
在那个时候,姚宽已经步入晚年,他厌倦了官场的纷争和生活的繁琐,于是选择隐居乡野,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他的生活环境充满了恬静与美好,田园风光成为了他创作的主要灵感来源。
此外,南宋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较高。因此,姚宽的诗歌中也表现出了对民间生活以及普通百姓的关注和热爱。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搏鸡行》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使得诗中的意境更加丰富生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