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宿诸暨大雄寺

标题包含
宿诸暨大雄寺
解榻无凝尘,云房惬幽素。 清寒薄衾枕,微凉散庭户。 梦破流水声,钩帘卷山雾。 时与静者俱,为拟汤休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译文:干净的床榻没有尘埃,静谧的房间令人愉悦。寒冷的夜晚,薄薄的被子和枕头让人生怜,庭院中的微风使人感觉清爽。水声将梦境打破,窗外的山雾飘荡。时常和宁静的人在一起,品味着自然的美好。
去完善
释义
解榻:指安放床铺,比喻对宾客的优待。 凝尘:尘土聚积。 云房:古代对隐士所居之室的称呼,亦指佛寺禅院。 惬:惬意,满足。 幽素:深幽的环境。 清寒:微寒的风。 薄衾枕:语出《离骚》“揽茹蕙以掩涕兮,霑余襟之浪浪。”这里形容薄薄的被子枕头。 微凉:轻微凉爽的感觉。 散庭户:指庭院门户敞开。 梦破:梦境被打破。 流水声:描述溪水流动的声音。 钩帘:用挂钩固定窗帘。 卷山雾:翻卷起山间的雾气。 时与:时常与……在一起。 静者:清心寡欲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为拟:模仿、比拟。 汤休句:汤休,东晋僧人,诗人。这里指模仿汤休的诗句风格。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诸暨大雄寺时的情景。诗中表达了环境的清幽宁静,以及诗人与静者相处的和谐愉悦。首联描述了大雄寺的洁净和静谧,表现了诗人的愉悦心情。颔联通过描写薄衾枕和微凉的庭院,渲染了一种清幽的气氛。颈联以梦破流水声和钩帘卷山雾两个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尾联则表达了诗人与静者共同度过时光的惬意,以及他们共同创作诗词的乐趣。整首诗以自然、宁静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在禅意盎然的环境中追求心灵的安宁与清净的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宿诸暨大雄寺》这首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具体年份难以确定。此时正值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阶段,文化与艺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峰。 这首诗的作者姚宽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文人,他才华横溢,曾担任官职,但因为性格耿直,仕途并不顺利。他的作品多抒发个人感慨,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 在北宋时期,中国社会的文化氛围非常浓厚,各种文学艺术形式蓬勃发展。尤其是诗词歌赋,成为了当时文人墨客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载体。这一时期的诗人如苏轼、黄庭坚等,他们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姚宽创作了《宿诸暨大雄寺》这首诗。诗中描绘了大雄寺的美景,以及作者在此地的心情。通过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佛学的理解和敬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