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惠老见诒
别去忽三纪,余生能几年。
相看双眼碧,且喜一灯传。
禅病君无恼,诗狂我欲仙。
剧谈成绝倒,还似蜜中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次:这里是指次要地位或其次的事物,在这首诗中的意思是“作于”“写于”的意思。
2. 惠老:指宋朝的著名文人,这里以他的名字代指他的一首诗。
3. 见诒:见通“现”,在这里是呈现的意思;诒是遗留的意思,整句意为在某一时刻看到并传递的情感与信息。
4. 别去:分别离去,形容两人分别离开。
5. 三纪:这里是古代对时间的称呼,约等于现在的三十年。
6. 余生:剩下的生命,也就是老年。
7. 相看:互相看,一起欣赏。
8. 碧:绿色,这里指眼瞳的颜色。
9. 且喜:表示喜悦的心情。
10. 一灯:一指禅宗的传承,二指禅宗修行要彻底觉悟。
11. 禅病:因执着于禅学而生的烦恼。
12. 诗狂:诗人抒发情感时狂放不羁的状态。
13. 剧谈:深入交谈。
14. 绝倒:极度敬佩之意。
15. 蜜中边:形容两人交谈愉快,如同沉浸在甜蜜之中。
去完善
赏析
首联“别去忽三纪,余生能几年”,表明诗人与惠老一别已是三个年头,感叹时光荏苒,人生苦短。用“三纪”来概指时间的流逝,使得诗篇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
颔联“相看双眼碧,且喜一灯传”,描述了诗人与惠老的相见场景:两人相视而笑,眼中满是喜悦之情,这明亮的灯火仿佛传承着他们的友情。此处"双眼碧"可以理解为诗人以自己的双目比喻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颈联“禅病君无恼,诗狂我欲仙”,表达了诗人对于惠老虽然修禅却仍有病痛的关切,以及对自己写诗如痴如狂的追求。以“禅病”、“诗狂”来形容惠老和自己,形象生动地展示出他们各自的个性特点和处世态度。
尾联“剧谈成绝倒,还似蜜中边”,则描绘了诗人与惠老相互谈论的情景,他们开怀畅谈,彼此幽默调侃,此刻如同蜂蜜一般甜润的生活,倍感亲切。“绝倒”一词体现了诗人谈论之间愉悦心情和畅快淋漓的交流状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惠老见诒》是北宋诗人苏舜钦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045年,即宋仁宗庆历五年。在这个时期,宋朝政治较为稳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这一年里,苏舜钦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在春试中成功考取进士,原本可以踏入仕途,但由于他的正直和直言不讳,遭到权臣的陷害,被贬谪到湖南永州。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他并未气馁,反而更加坚定地追求真理和正义。
这个时代的相关背景知识是,北宋初期,由于开国皇帝赵匡胤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文人地位较高,文学创作得以繁荣。然而,到了仁宗时期,官僚腐败严重,政治斗争激烈。苏舜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坚持自己的信念,不畏权贵,写下了许多反映现实、针砭时弊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