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成都八客饯饮得同字
镐京有八士,淮南有八公。
纷呶一夕醉,缅邈千古同。
我思锦江曲,驾言涪水东。
神交设华宴,妙语穆清风。
合坐灯炯炯,投晓山丛丛。
别去复何道,勿使酒杯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镐京有着八个贤士,淮南则有八个高人。
他们热闹地度过了一夜,仿佛古人与今人一同畅饮。
我想起了锦江的风景,于是驱车前往涪水之东。
在神交之地举行了盛宴,妙语连珠如同清风拂面。
整个宴会灯火通明,天亮之后山景更显葱茏。
离别之时无需说再见,别让杯中之酒空空如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镐京:古都西安的西周时期名称。
2. 八士:指八个有才华的人,此处借指。
3. 淮南:这里是指安徽省淮南市。
4. 八公:指西汉时期的八位神仙,淮南王刘安的宾客,此处借指。
5. 纷呶:形容人声嘈杂。
6. 一夕醉:一夜沉醉。
7. 缅邈:遥远。
8. 我思锦江曲:锦江,流经成都市的一条河;曲,弯曲处。
9. 驾言涪水东:涪水,嘉陵江支流,流经重庆市;驾言,载着话儿。
10. 神交:精神交往。
11. 设华宴:举行华丽的宴会。
12. 妙语穆清风:妙语,优美的言辞;穆清风,平和的风。
13. 炯炯:明亮的样子。
14. 投晓山丛丛:投晓,天亮时分;山丛丛,群山环绕。
15. 别去复何道:离别之后还有什么途径。
16. 勿使酒杯空:不要让酒杯空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在告别宴会上的不舍之情和对友谊的珍视。首联引用历史上的名人典故,引出诗人的友人,表达出他们的才情和德行;颔联描述了在欢宴中,大家畅谈古今,感慨万千;颈联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之情,并借神仙传说为友人设宴践行;尾联则嘱咐朋友离别后要常联系,别让友谊随酒盏空空而逝。全诗以历史、神话、地理等多个元素相融合,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情景交融,感情真挚,读来令人感动不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往成都八客饯饮得同字》是宋代著名文人王灼在公元1163年创作的。当时他正经历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由于政治原因,他被贬谪到远离京城的成都。
在当时,中国正处于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过渡期,政治局势动荡不安。虽然北方领土丧失,但南宋朝廷仍然顽强地维持着中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身为一名学者和官员,王灼被卷入时代的洪流之中。他曾在京城担任史官,但因为直言不讳地批评朝政而被罢免。随后他开始了漫长的流放生涯,先是被贬至湖南,后来又被贬至四川成都。
在前往成都的途中,王灼结识了另外七位志同道合的士人。他们相互了解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离别之际,王灼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往成都八客饯饮得同字》。诗中表达了他们对未来的担忧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