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范元通见和仍邀再赋

标题包含
范元通见和仍邀再赋
新桥酒作琥珀浓,平生颇羡江南翁。 扁舟尚系清涪尾,却对炉香开病容。 何必探囊寻旧谱,一见诗筒喜欲舞。 奇芬丽句两争雄,苏合芝兰谩旁午。 当时俊气轻百年,父老而今悲逝川。 得公操笔吊兴废,定知诗与香俱传。 我生自是痴中绝,懒学诸儒议盐铁。 枯肠空洞费搜寻,兀坐忍饥三百月。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灼(1034年-1116年),字晦叔,号颐堂,四川眉山人。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和政治家。 王灼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但并未因此放弃对学问的追求...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新酿的酒像琥珀一样浓厚,我向来很羡慕那些江南的老者。他们的小船还停留在清澈的涪江,却对着炉火香气来缓解病痛。何必要从袋子里找旧的曲谱呢,一看到诗卷就激动地想跳舞。美妙和丰富的诗句互相竞争,就像苏合和芝兰的香气弥漫四散。当年那些才子们不重视时间的流逝,而现在的老人们都为逝去的岁月而悲伤。有您在写诗悼念兴亡往事,毫无疑问诗歌和香气都会流传下去。我生来就是愚蠢的那种人,懒得跟其他学者讨论盐铁问题。我的思维空洞又缺乏资料,只能坐着忍受饥饿,过了三百个月才能写得出一些东西来。
去完善
释义
1. 新桥:地名,位于四川省涪陵市区。 2. 琥珀:是一种古老的酒名,这里指代美酒。 3. 江南翁:指的是江南地区的老者,这里泛指江南地区的百姓。 4. 扁舟:指小船。 5. 清涪:指的是重庆市涪陵区的一条河流。 6. 炉香:指燃烧的香。 7. 病容:形容生病时的面容。 8. 探囊:伸手到袋子里取东西。 9. 诗筒:古代文人之间相互传递诗篇的竹筒。 10. 奇芬丽句:指美好的诗句。 11. 苏合芝兰:两种香料,这里比喻诗文的美妙。 12. 旁午:形容事物纷繁复杂。 13. 当时俊气轻百年:意思是当时的人认为自己的才能可以超越百年。 14. 父老:年老的百姓。 15. 逝川:流逝的水,比喻时间。 16. 公:指范元通。 17. 吊:悼念。 18. 兴废:指国家兴衰。 19. 得公操笔吊兴废:意思是范元通用笔记录下国家的兴衰。 20. 定知:肯定知道。 21. 诗与香俱传:意思是诗歌和香气都会流传下去。 22. 我生自是痴中绝:意为我天生就是个愚钝的人。 23. 懒学诸儒议盐铁:意思是懒得去学习和那些学者们讨论国家财政问题。 24. 枯肠空洞:形容头脑空空。 25. 费搜寻:指花费大量精力寻找答案。 26. 兀坐:独自坐着。 27. 三百月:指很长时间。
去完善
赏析
《范元通见和仍邀再赋》是宋代诗人王灼的一首诗歌作品。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江南水乡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以及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美感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范元通见和仍邀再赋》是宋代诗人王灼所作。创作时间是公元1146年,这是宋高宗绍兴十六年。此时南宋与金对峙时期,局势较为紧张。 王灼是四川眉州人,一生经历了从政、隐居、游学、著书等多种人生阶段。在诗歌创作方面,王灼以词论著称,被誉为“一代之宗”。他的诗词作品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丰富的个人情感。 在这一时期,王灼受到范元通的邀请,共同探讨文学创作。两人在诗歌唱和中相互欣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