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无题

标题包含
无题
桐孙枝有海潮音,玉指初调万籁沉。 烛影荧荧锁窗底,此时端欲见琴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灼(1034年-1116年),字晦叔,号颐堂,四川眉山人。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和政治家。 王灼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但并未因此放弃对学问的追求...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桐树的孙枝有如海潮般的声音,用白玉般的手指弹奏,使万物都沉寂下来。在闪烁的烛光下,窗子仿佛被锁住一般,此刻只想见到那颗钟爱琴艺的心。
去完善
释义
1. 桐孙枝:梧桐树的枝条。这里用“桐孙枝”象征音乐的象征。 2. 海潮音:海潮的声音,这里用来形容音乐的美妙声音。 3. 玉指:赞美演奏者的手指像玉一样美丽。 4. 万籁沉:各种声音都静下来,形容音乐的优美动听使其他声音都显得黯然失色。 5. 烛影:蜡烛燃烧的影子。 6. 荧荧:微光闪烁的样子。 7. 锁窗:窗户被锁住,这里指关闭的窗户。 8. 端欲:极想。 9. 琴心:弹琴时的心情,这里也可以理解为对音乐的追求和热爱。
去完善
赏析
《无题》是南宋词人王灼的一首描绘音乐和情感的佳作。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对音乐的描绘,传达了人物之间的微妙情感。 首句“桐孙枝有海潮音”,以桐孙树枝作为隐喻,暗示音乐的旋律犹如大海的波涛声,悠扬而深沉。“玉指初调万籁沉”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演奏者灵巧的手指弹奏出的美妙音色,使得万物都为之沉静下来。 接着的“烛影荧荧锁窗底”一句,则以烛光的摇曳映衬出夜色降临,同时也营造了一种朦胧的氛围,仿佛让人看到了诗人在窗下倾听音乐的情景。最后两句“此时端欲见琴心”,则表达了诗人期望借由聆听音乐来感受演奏者的内心世界。 全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充满了音乐的韵味和情感的深挚。诗人通过对音乐的描绘,成功地传达出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和心灵交流,使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富有艺术魅力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无题》是宋代诗人王灼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时期(1127-1279年)。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国家分裂,战乱频发。 王灼的一生也颇有些曲折。他曾任四川制置使,后因政治原因被贬谪到江南地区。他在江南过着清贫的生活,然而这种生活并没有消磨他的意志,反而激发了他对诗歌的热爱和创作的激情。在他的笔下,江南水乡的风光和人民的苦难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这个时期的宋朝,虽然国力衰退,但文化繁荣,特别是诗歌创作方面。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诗人,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王灼作为这个时代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也深受这个时代的影响,充满了一种深沉的爱国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