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米太初
元知文采冠多邦,床下如今拜老庞。
短刃何能排贾垒,轻舠敢问绝潘江。
初闻毛颖衹供笑,退诵溪堂但乞降。
谁拟一台称二妙,如公才气本无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原本就知道您的文采堪称诸多邦国之冠,而今却在病榻前恭敬地向您请教。以我微薄的学识又如何能够评价您的才能呢?我不过是聊以自慰罢了。初次听说您的作品只觉得令人捧腹大笑,再次品读时却只求能得到您的指点。谁能将这两份佳作相提并论,像您这样的才气原本就是举世无双的。
去完善
释义
1. 元知:原意,知道。
2. 太初:人名,指米太初。
3. 文采:才华横溢,文学才能。
4. 冠多邦:在多国中排名第一。
5. 床下:此处暗指向别人请教。
6. 老庞:庞统,字士元,刘备的重要谋臣,后被封为“凤雏”。这里以庞统比喻米太初。
7. 短刃:比喻力量不足。
8. 排贾垒:击败敌军阵营。
9. 轻舠:轻便的小船。
10. 绝潘江:超过潘岳的文采。潘岳是西晋著名文学家,这里以潘岳比喻米太初。
11. 毛颖:毛笔,此处用以比喻文学创作。
12. 溪堂:溪边亭阁,此处代指作者的住处。
13. 乞降:请求原谅或宽恕。
14. 一台称二妙:一个剧团有两个出色的演员。
15. 如公:像你这样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灼写给米太初的一首和诗。首先,“元知文采冠多邦”表明了诗人对米太初的极高赞誉,认为他的文采在诸多文人墨客中无人能及。接下来,“床下如今拜老庞”则表现出诗人对米太初的尊敬,愿意拜他为师,学习他的才华。
然后,“短刃何能排贾垒,轻舠敢问绝潘江”这两句是对米太初文学功力的敬仰,表达了诗人虽然能力有限,但仍敢于向米太初挑战的决心。其中,“短刃”和“轻舠”分别象征了诗人的渺小与米太初的宏大气势。
紧接着,“初闻毛颖祗供笑,退诵溪堂但乞降”这两句揭示了诗人谦虚的品质。“毛颖”指的是毛笔,诗人以此自嘲自己的作品仅仅让人发笑;“溪堂”则指米太初的著作,表示自己阅读后受到了极大的启发,并求教于他。
最后,“谁拟一台称二妙,如公才气本无双”两句则再次强调了米太初的非凡才华,认为无人能够与他相提并论,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整首诗既展示了诗人对米太初的崇高敬意,又表现了自己的谦逊态度,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米太初》是宋代著名文学家王灼于公元1158年创作的诗歌作品。在这一年里,王灼担任翰林院修撰一职,主要负责撰写皇帝的诏令、议政文件等。米太初则是当时的著名文人,擅长书画和诗词创作。二人因为共同的文学爱好而成为好友,经常一起切磋诗词技艺。
这个时期,正值宋朝政治腐败、军事软弱的历史阶段。金兵屡次南下侵扰,导致国土沦陷、生灵涂炭。面对国家的危机,王灼深感忧国忧民的责任,希望通过自己的文才报效国家。然而,由于朝廷内部的争权夺利,他的抱负无法施展,只能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倾注在诗词创作之中。
在这首诗中,王灼通过赞美米太初的才华和人品,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人志士的敬仰。同时,他也借米太初之口,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首诗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家国情怀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