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韩子师朝路为小人无礼去国再来婺女

标题包含
韩子师朝路为小人无礼去国再来婺女
推敲乍可恕诗客,攘臂岂容遭怒螗。 三尺何时尸鼠辈,九霄一日失鵷行。 君王拟听尚书履,使者行催相园装。 共喜日边归去近,双溪椎鼓下舟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推敲诗句或许能原谅诗人,但是挥拳打人怎会不受责备? 不知何时才能将这些鼠辈绳之以法,一朝失去贤才如同失去凤凰。 君王预备听取尚书的建议,使者催促准备出行的车辆。 共同庆祝归期将近,划船扬帆奔赴回家的路上。
去完善
释义
1. 韩子师朝路:韩愈的弟子韩子师上朝途中。 2. 小人无礼:指朝中一些品德不好的人。 3. 去国:离开朝廷。 4. 婺女:星宿名,代指浙江金华地区。 5. 推敲:斟酌字句,这里指韩子师写诗。 6. 攘臂:挽起袖子,准备动手的样子。 7. 怒螗:一种昆虫,象征那些无理取闹的小人。 8. 三尺:指法律。 9. 九霄:天空极高处,指朝堂。 10. 鵷行:朝官行列。 11. 君王拟听尚书履:皇帝想听取大臣的意见。 12. 使者行催相园装:使者催促准备回乡的事务。 13. 日边:太阳旁边,指朝廷。 14. 双溪:两条溪流,这里指金华一带。 15. 椎鼓:敲击鼓声。 16. 舟航:船只。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韩子师朝路为小人无礼去国再来婺女”,主题明确,包含了诗人对于韩子师遭遇的同情与感慨。前两句中,作者认为韩子师的推敲可以原谅,但不容忍那些无理的小人。接下来的诗句则描述了韩子师的重新崛起和君王的期待。最后两句表达了韩子师的离京以及他的决心。整首诗充满了情感,借韩子师的遭遇表现了对正义的追求和对小人的愤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韩子师朝路为小人无礼去国再来婺女》是南宋著名诗人姜特立创作的一首描述韩子师朝路人生经历的诗篇。这首诗作于南宋末年,具体时间约为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政治腐败,奸臣当道,士人之间结党营私,互相倾轧。韩子师因在朝为官时受到小人的排挤,被迫离京去往婺州(今浙江金华一带)任职。而诗人姜特立则因才华横溢而受到皇帝的赏识,一度成为皇帝的近臣。然而,他也曾因触怒了权臣而被贬谪出京。因此,他们两人的遭遇有相似之处,都经历了人生的高潮和低谷。 诗人在此诗中,通过描绘韩子师的坎坷经历,表达了他对正直之士的同情和对小人的愤懑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南宋朝廷内部的激烈斗争和士人阶层的精神风貌。总的来说,这首《韩子师朝路为小人无礼去国再来婺女》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以及对友人和国家的关爱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