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退秋夜赏月
冠巾暑退才如律,诗酒交情不作踈。
今夕孤光清到骨,镂冰裁玉满林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当夏天的炎热逐渐消退,我们的友谊犹如那严格遵守规律的韵律。今夜的月光如此清澈,仿佛照亮了每一座房屋。我们共同品味着诗歌与美酒,享受着彼此之间的深情厚谊。
去完善
释义
1. 暑退:指热天已过,天气转凉。
2. 秋夜:秋天的夜晚。
3. 冠巾:古代士人戴的冠帽。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的自我称谓。
4. 才如律:指作者才思敏捷,如同自然界的规律一样。
5. 诗酒交情:以诗酒为交情的意思。
6. 踈:疏远的“踈”,这里表示关系亲密无间。
7. 今夕:现在的夜晚。
8. 孤光:单独的光芒,这里指月亮的光亮。
9. 清到骨:清澈到极致。
10. 镂冰裁玉:形容月光照射下的林间房屋,如同雕刻精美的冰雕和玉器。
11. 满林庐:指月光洒满林间的房屋。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月夜的古诗词。从题目中可以看出,作者通过“暑退”这一现象,巧妙地过渡到了秋天的来临。在首联中,“才如律”表示夏天的炎热渐渐消退,而“不作踈”则暗示着诗人与朋友的亲密无间,彼此之间的友情依然深厚。
颔联进一步强调了这个“今夕孤光清到骨”的时刻。这里的“孤光”指的是月亮,而“清到骨”则意味着月光的清澈,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而“镂冰裁玉满林庐”则形象地描述了月光洒在林间的景象,仿佛家家户户都披上了一层晶莹剔透的银色外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夏去秋来时的美好时光,同时也流露出作者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暑退秋夜赏月》这首古诗创作于南宋晚期,具体年份难以确定。此时正值姜特立晚年时期,他在朝廷任职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然而,南宋晚期的政治环境却十分复杂,外有金兵虎视眈眈,内有政治势力明争暗斗。在这个背景下,姜特立选择隐退江湖,过上了一段悠闲的田园生活。
在这首古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姜特立对月色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他认为,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秋天的夜晚是最适合赏月的时节。这种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感慨,既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姜特立的选择无疑是明智的。他远离了朝廷的纷争,过上了平静的生活。这首古诗正是他在这段人生经历中的感悟之作,表达了他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