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界上同友人山行
杜宇声中历翠微,涧泉决决泻幽奇。
与君笑入白云去,柱杖前头尽是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杜鹃鸟啼鸣着穿越了绿意盎然的山谷,山间清澈的泉水潺潺流淌出神秘的韵味。我们一起笑着步入那片白茫茫的云朵之中,在向前走的每一个瞬间都能感受到诗歌的灵气扑面而来。
去完善
释义
1. 邵阳:今湖南邵阳市,是湖南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2. 界上:地理区域之间的交界地带。
3. 同友人山行:和朋友一起在山中行走。
4. 杜宇声:杜鹃鸟的叫声。杜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物,常用于表达对家乡、故土的思念之情。
5. 翠微:青翠的山色。
6. 涧泉决决:清澈的泉水从山涧倾泻而下。
7. 泻幽奇:形容流水的声音和形态引人入胜。
8. 白云:指代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
9. 柱杖:手杖。在古代诗歌中,常用来表现诗人洒脱不羁的性格。
10. 前头尽是诗:前面的风景就像一首首美丽的诗篇。
去完善
赏析
《邵阳界上同友人山行》是一首描绘山间旅行的诗。史弥宁用“杜宇声”来描述山林的宁静,用“涧泉决决”来形容山谷间清澈的溪流。诗人与朋友一起谈笑穿过白云缭绕的山间,手拄竹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景象,展现了山间旅行的乐趣和自然景色的优美,传递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感受生活的愉悦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邵阳界上同友人山行》是南宋时期著名诗人史弥宁所创作的。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89年,正值金国入侵、南宋政权岌岌可危的时期。史弥宁原为朝廷官员,后因战乱辞官回乡,过上了闲云野鹤的生活。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诗人对国事的关注和忧虑逐渐转化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
在这段时期,史弥宁游历了湖南邵阳一带,与友人共度山水之间。在这首《邵阳界上同友人山行》中,他以真挚的感情描绘了与友人共同漫步山水的情景,展现了他们在动荡时局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惜。全诗通过对山川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对和平宁静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