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常以墨戏见遗作此答之
吾人著作翰墨塲,得此三昧惟阿常。
平生韵语真戏剧,化作轮囷抱孤石。
胸中块磊安用浇,端要吐出惊儿曹。
畴能与渠办兹事,唤取从来管城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们从事文字创作,掌握了其中的奥妙却只能独自品味。
一生的才情就像一场真实的戏剧,化作了那孤独挺立的石头。
心中的感慨何必去抒发,只是要让世人惊叹而已。
有谁能够与我一同完成这个任务,唤起那些曾经的文豪们吧。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谨常:即杨慎,字谨常,明代文人,擅画墨戏。
2. 翰墨场:指文坛或书法艺术领域。
3. 三昧:佛教术语,意为定境,此处指精通的技艺。
4. 阿常:方言,意为寻常,平常。
5. 韵语:有韵律的诗文。
6. 戏剧:诗文中的夸张、奇特之处。
7. 轮囷:树木弯曲的样子,这里形容石头形状奇特。
8. 块磊:心中的不平之气。
9. 安用:怎么需要。
10. 儿曹:孩子们。
11. 畴能:谁能。
12. 渠:他,指杨慎。
13. 办兹事:办好这件事,指绘画墨戏。
14. 唤取:呼唤、邀请。
15. 管城子:毛笔的别称。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谨常以墨戏见遗作此答之》中,作者吴则礼通过阐述自己对诗词创作的独到见解,表达了对墨戏这一艺术形式的热爱。诗中的"阿常",应该是指传说中的翰墨仙人。他暗示诗人只有深入领悟其中的韵味,才能在笔墨间自由挥洒,创作出富有生命力的作品。
在诗的第二句中,“平生韵语真戏剧”意味着诗人一生的诗意语言如同戏剧一般充满激情与活力。而“化作轮囷抱孤石”则寓意着这种情感犹如孤独的石头般坚定不屈,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坚韧的性格。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胸中那如同一块巨石般的激情需要得到宣泄,而这种宣泄便是通过他的诗歌来表达。这就好像一个孩子发现了新奇的事物,想要与他人分享一样,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挚表达。
最后两句中,诗人发出了寻找同类的呼唤,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理解他的心境,一起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同时,也体现出诗人期待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人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谨常以墨戏见遗作此答之》是宋代诗人吴则礼所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约公元960-1127年)的动荡时期。这个时期,由于政治腐败、外族入侵等因素,导致了国家的衰落和民众的苦难。然而,在这个时期,也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如苏轼、辛弃疾等,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吴则礼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家族在文学、艺术方面有着深厚的传统。在这种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吴则礼从小就对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一生经历了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动荡岁月,这段时期的社会矛盾和民族冲突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作品往往体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在这首诗中,吴则礼以墨戏的形式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之情。他认为,虽然生活中充满了坎坷和困苦,但友谊和艺术的追求是永恒的。这种情感体现了他在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信念和理想,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