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山寺

标题包含
题山寺
江上山头寺,阴阶竹扫苔。 舟横渔唱晚,松暮鹤飞回。 野渡花争发,春荷叶半开。 嬉游不可极,留眼要重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绍嵩,俗姓李,字继嵩,号晓堂,又号石楼居士。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僧,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12世纪中后期。 释绍嵩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山寺江边立,幽阶翠竹轻拂青苔。 夜幕降临,小舟静泊,悠扬渔歌随风传来。松树间,白鹤翩然飞回。 乡野渡口,花儿争相盛开;春天来临,荷叶初展半边绿。 尽情游乐不宜过度,留意眼中美景,期待再次重游。
去完善
释义
1. 山头寺:位于江边的山顶上的寺庙。 2. 阴阶:背阴处的长阶梯。 3. 竹扫苔:竹子与青苔共同构成的景致。 4. 舟横:船只随意地横卧在水中。 5. 渔唱晚:渔民在傍晚时的歌声。 6. 松暮:松树下的黄昏时分。 7. 鹤飞回:白鹤飞翔并返回。 8. 野渡:郊外的渡口。 9. 花争发:各种花儿争相绽放。 10. 春荷叶半开:春天的荷叶初开一半。 11. 嬉游:游乐,嬉戏。 12. 不可极:无法达到极致或终点。 13. 留眼:留下欣赏美景的目光。 14. 要重来:希望再次来到此处。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题山寺》,描绘的是作者在游览山寺时所看到的自然景色与感受。诗的首联“江上山头寺,阴阶竹扫苔”中,诗人以平实的语言勾画出一幅幽静的山寺图:寺院位于江边山头,台阶被竹林的阴影覆盖,青苔布满石阶。这一景象给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感觉,使人陶醉其中。 颔联“舟横渔唱晚,松暮鹤飞回”进一步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江边风景画:傍晚时分,渔船停泊在江面,渔民唱歌庆祝一天的收获;夕阳西下,松树投下长长的影子,白鹤翩翩起舞地返回巢穴。这样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颈联“野渡花争发,春荷叶半开”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野外的渡口处鲜花盛开,争相展示美丽;春天里的荷叶刚刚绽开一半,绿意盎然。这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希望。 尾联“嬉游不可极,留眼要重来”是诗人的感慨与期待:在如此美丽的风景中嬉戏游玩,总觉得时光短暂,不能尽情尽兴;因此要睁大眼睛,期盼着下一次的到来,再次欣赏这如画的景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山寺》是宋代诗人释绍嵩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深山古寺的清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归隐之志。在创作这首诗时,释绍嵩正身处宋金对峙的历史时期,民族矛盾和战乱频发,诗人的生活也充满了动荡和不安。 释绍嵩是南宋时期的僧人,他在山中修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观察到了山寺周围的风景变化,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山林风光的热爱。 在南宋时期,民族矛盾和社会动荡使得许多文人墨客选择了避世隐居的生活,他们以诗文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他的生活经历和人生观念使他对这些主题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理解。因此,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通过描绘山寺的景色,传达出他内心深处的归隐之情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