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残花

标题包含
残花
忽忽春已老,强行芳树边。 不能惊白髪,何用惜流年。 残红不可撷,复畏青条折。 荣落终岁事,何心翻惙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沈辽,字睿达,唐朝末年人,生卒年不详。他是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主要活动在今中国东北地区一带。 沈辽出身于军人世家,他的父亲沈庆之是唐朝末年的一位名将,曾任安东都护府都督。沈辽继承了父亲的军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不知不觉中春天已经快要过去了,我却在茂密的树枝旁流连。 我不能让白发苍苍,为什么要惋惜时光的流逝呢? 剩下的花朵无法摘取,又担心折断翠绿的枝条。 花开花落一年到头都是如此,我又何必悲伤呢?
去完善
释义
《残花》是宋朝诗人沈辽所作的一首咏物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残花的美丽。下面是该诗的逐句注释: 1. 忽忽春已老:"忽忽"表示迅速流逝的时间;"春已老"指春天即将结束。 2. 强行芳树边:"强行"意为勉强行走;"芳树"指的是春天开花的树木。 3. 不能惊白髪:"白髪"指的是白发,这里用白发来形容老年人的形象。 4. 何用惜流年:"何用"即为何;"惜流年"表示惋惜时光流逝。 5. 残红不可撷:"残红"是指凋谢的花朵;"可撷"即可以采摘。 6. 复畏青条折:"青条"指绿色的枝条;"折"是折断的意思。 7. 荣落终岁事:"荣落"意指花开花落,象征着人生的起起落落;"终岁事"表示整年的事情。 8. 何心翻惙惙:"何心"意思是有什么心情;"翻惙惙"表示更加悲伤。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忽忽春已老”起笔,意即春天匆匆而过,一切美好都在流逝之中。紧接着描绘了“强行芳树边”的情景,暗示出即使面对春天的老去,人也必须坚持下去,而不是轻易地被打败。 接下来的诗句则显示出诗人的态度和看法。诗人认为“不能惊白髪,何用惜流年”,意指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这是自然的规律,无须为时间的流逝感到忧伤。同样地,他也认为“荣落终岁事,何心翻惙惙”,表示花开花落、起起落落都只是自然的事,不应为此而哀愁不已。 全诗整体表达了一种坦然面对生命、顺其自然的态度。诗人关注生死的自然规律,主张无畏于时间的流逝,不为其所困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豁达的人生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残花》是宋代诗人沈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春去秋来、花开花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创作时间:这首《残花》大约创作于北宋时期(960-1127年),具体时间无法确定。 人生际遇:沈辽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在政治上颇有抱负,但一生并未取得显著成就。晚年时,他选择归隐田园,过上平静的生活。在他的诗歌中,时常流露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时代背景:北宋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文人墨客们热衷于吟咏山水、抒发情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这个时期的诗歌以婉约派为主,强调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优美的文字技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