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
不操千金宝,思观九色虬。
负图钟上圣,衔烛照穷幽。
但仰飞天大,宁闻战野忧。
沃焦须霈泽,莫道我无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不用亲自持贵重珠宝,
只想观赏那奇异的蛟龙。
背负着钟灵毓秀的画卷,
借助光明照亮幽暗的角落。
只有仰望天空的辽阔,
不会听到战场的忧虑。
沃焦山需要滋润雨露,
不要说我没有要求。
去完善
释义
1. 龙:中国传统的神兽,象征权力与尊贵。古人常以龙比喻帝王或英雄人物。
2. 九色虬:指形态各异的龙。九,表示众多;色,色彩斑斓;虬,古代对龙的称呼。
3. 负图钟上圣:此句意为背负河图洛书的龙马是吉祥的神物,预示君王圣明。负,背负;图,河图洛书,中国古代的神秘图案,相传可揭示天地间的奥秘;钟,动词,碰巧;上圣,君王中的圣贤。
4. 飞天大:即天上的巨龙。飞天,腾空飞翔;大,形容词,巨大。
5. 战野忧:此句意为大地上的战争无法困扰到天上的巨龙。战野,指人间战乱;忧,忧虑、困扰。
6. 沃焦须霈泽:意为人间急切需要甘露般的恩泽,如同巨龙向海中吸水。沃焦,指海边的沃焦山,神话传说中蓬莱仙岛的一部分;须,必须;霈泽,甘露一般的恩泽。
7. 莫道我无求:意为不要认为我不关心世间的事务。莫道,不要说;我,代指巨龙;无求,没有需求,这里是指龙关注世间事务。
去完善
赏析
《龙》丁谓是一首描绘龙的雄伟与庄严的古诗。诗人以龙为主题,表现了龙的神奇力量和威严形象。在诗中,诗人通过龙的形象表达了对理想社会和正义事业的渴望与期待。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应该珍视和平,远离战乱。这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刻,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龙》是宋代诗人丁谓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60年至1127年之间的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空前发展,诗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发挥所长,呈现出多元化的艺术风貌。
丁谓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学识渊博。他在青年时期就展露出非凡的才情,曾担任多个官职,并因其出色的政绩和文学成就而备受赞誉。然而,丁谓一生也历经沉浮,曾在权力斗争中受到排挤,最终被贬谪他乡。尽管如此,他依然保持着一颗热爱国家和人民的赤诚之心,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
在北宋时期,诗人通常会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感慨和理想,借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民族文化的信仰。因此,我们可以推测,《龙》这首古诗很可能是在丁谓遭受挫折时创作的,用以表达他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以及对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