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陶令重时芳,钟繇帝赍霶。 清香宜桂酒,冷艳压萸房。 羽客长生助,骚人夕落伤。 郊原多似是,甘苦冀情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丁谓(962年-1037年),字谓之,江苏苏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 丁谓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文才闻名乡里。公元980年,他考中进士,从此踏上仕途。历任地方官职,颇有政绩,...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陶令重视时节的花香,钟繇为皇帝颁发甘露。 清甜的香气适合桂花美酒,寒冷的艳丽压倒茱萸果。 神仙用它们来帮助长寿,诗人却因日落而悲伤。 在郊外有很多类似的情况,但它们的甘甜和苦涩还需要仔细了解。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陶令:指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曾任彭泽令。 2. 钟繇:三国时期魏国书法家,谥号为“元常”。 3. 时芳:应时开放的花朵。 4. 帝赍霶:帝王赐予的雨露。 5. 桂酒:以桂花为饰的酒。 6. 冷艳:指菊花的高雅气质。 7. 萸房:茱萸果实的子房,此处代指茱萸。 8. 羽客:道士的别称。 9. 长生助:有益于长生不老。 10. 骚人:文人墨客。 11. 夕落:傍晚时分。 12. 甘苦冀情详:希望进一步了解菊花的甘苦之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菊》诗,以陶渊明和钟繇这两位古代名人作为引子,表达了菊花所代表的芬芳和高洁品质。接下来用“清香宜桂酒,冷艳压萸房”描绘了菊花的独特韵味。诗人通过对比,让读者感受到菊花的气质。同时,也借菊花隐喻各种人生滋味,希望人们能够分辨其中的甘苦。总体来说,这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篇,引导读者感悟人生的酸甜苦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菊》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丁谓所作。此诗创作于公元990年至1050年之间,正值北宋初期,社会相对安定繁荣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丁谓作为一代名臣,经历了从政坛新秀到权臣的转变。他曾历任两朝宰相,后因私欲膨胀和权力斗争而被贬谪。在流放期间,丁谓深感世事无常,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反思。他在这个阶段接触了各类文人墨客,通过相互交流创作了大量诗文作品,成为宋代文坛的佼佼者。 《菊》这首诗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一方面,诗人以菊花来比喻自己的高尚品质和高洁情操,以此警示自己要有独立之精神,追求真理;另一方面,通过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此外,诗中还流露出一种豁达乐观的心态,展现了诗人经历挫折后依然坚定信念的品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