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山居

标题包含
山居
峒口清香彻海滨,四时芬馥四时春。 山多绿桂怜同气,谷有幽兰让后尘。 草解忘忧忧底事,花能含笑笑何人。 争如彼美钦天圹,长荐芳香奉百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丁谓(962年-1037年),字谓之,江苏苏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 丁谓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文才闻名乡里。公元980年,他考中进士,从此踏上仕途。历任地方官职,颇有政绩,...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洞口的清新香气飘散在海滨,四季芬芳如春天。 山间多有绿桂如兄弟般亲切,山谷里的幽兰却无懈可击。 野草懂得如何忘记忧愁,花儿们含笑仿佛在嘲笑谁。 不如赞美那些美好的东西,长久地散发香气献给神明。
去完善
释义
1. 《山居》: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四季美好的景象以及隐逸生活的乐趣。诗人通过赞美山谷中的各种美好事物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喜爱。 2. 丁谓:字公言,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历仕三朝,曾两度拜相。 3. 峒口:指山谷的入口。 4. 清香:清新的香气。 5. 海滨:这里指山谷的边缘。 6. 四时芬馥:一年四季都有芬芳的香气。 7. 绿桂:绿色的桂树。 8. 同气:指同类或相似的事物。 9. 幽兰:兰花,这里指山谷中的兰花。 10. 后尘:比喻追随他人的步伐。 11. 草解忘忧:这里的“草”指的是草木,“忘忧”表示忘记忧愁。整句意为草木具有让人忘却烦恼的能力。 12. 花能含笑:形容花朵盛开时的美丽。 13. 何人:指谁。 14. 彼美:那个美好的地方。 15. 钦天圹:指虔诚地供奉天地的地方。 16. 长荐芳香:永远献上芳香。 17. 百神:指众神。
去完善
赏析
《山居》丁谓这首诗歌描绘了山中四季美景,幽谷生香,为大自然赋予了一种独特韵味。诗人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从"山多绿桂怜同气,谷有幽兰让后尘"等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山间美丽景色的喜爱和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借物寓意,感叹人生如花草一般,虽有忧喜之事,但终究不过是大自然中的一环,唯有顺其自然,才能得以安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居》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丁谓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0世纪至11世纪之间。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北宋初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 丁谓在这个时期的人生际遇颇为曲折。他曾在朝为官,官至尚书左丞、参知政事,但因卷入宫廷权力斗争而被贬谪。在这段人生低谷期,丁谓开始关注自然山水和田园生活,以此排解心中的苦闷。他在山中结庐而居,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自然之美有了更深的感悟,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当时的社会背景也与丁谓的创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北宋初期的文人士大夫崇尚隐逸文化,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在山中隐居,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种社会风气对丁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他更加向往山中的生活,从而创作出了一系列描绘山水田园生活的诗作。 综上所述,《山居》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北宋初期,诗人丁谓在经历了人生起伏之后,选择了在山中隐居,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这种人生际遇和时代背景共同促成了《山居》这一千古传颂的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