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幸凤汤泉应制
周狩闻岐礼,秦都辨雍名。献禽天子孝,存老圣皇情。
温润宜冬幸,游畋乐岁成。汤云出水殿,暖气入山营。
坎意无私洁,干心称物平。帝歌流乐府,溪谷也增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一次皇家狩猎中,人们听取了关于岐山礼仪的故事,同时也辨识了陕西古都的名称。为了表示孝心,皇帝向天献上猎物;他关心老人的态度体现出圣明的情感。
狩猎活动在温和的冬天进行,愉快地度过了新的一年。温泉从宫殿的水池涌出,温暖的气流涌入山中营地。皇帝致力于无私的清洁,内心正直与万物相安。在这样一位帝王的领导下,歌声在宫廷流传,就连溪水山谷也能感受到这份繁荣的景象。
去完善
释义
周:指西周。
狩:狩猎。
岐:古地名,今陕西省岐山县一带,周朝的发源地。
礼:礼仪。
秦都:指咸阳,秦国都城。
雍:古地名,位于陕西省凤翔县南,是西周的都城之一。
献禽:指进贡鸟兽给天子。
孝:孝顺。
存老:尊重年长者。
圣皇:指唐玄宗李隆基。
冬幸:冬天前往温泉沐浴。
游畋:游玩打猎。
乐岁:丰收之年。
汤云:温泉的水蒸气。
出:来到。
水殿:指温泉边的宫殿。
暖气:温泉的温暖气息。
山营:指山中营地。
坎:温泉。
意无私洁:指温泉的水清洁而无杂质。
干心:指温泉的性质平和。
称物平:符合万物生长的需求。
帝歌:皇帝的歌声。
流乐府:流传到乐府诗中。
溪谷:这里指山谷中的温泉。
增荣:增加荣耀。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皇帝巡游的应制诗,诗中通过描述皇帝的狩猎活动,表现出皇帝仁孝、慈爱的形象。全诗以“周狩闻岐礼,秦都辨雍名”开篇,借古喻今,强调皇帝巡游活动的正统地位。接下来,诗人运用“献禽天子孝,存老圣皇情”的诗句,表现了皇帝对老人的关爱和对臣民的恩情。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详细描绘了温泉的场景,用“温润宜冬幸,游畋乐岁成”来形容温泉的温暖舒适,以及皇帝巡游的热闹场面。而“汤云出水殿,暖气入山营”则表达了皇帝出游时所受到的欢迎和尊敬。最后,诗人以“帝歌流乐府,溪谷也增荣”结束全诗,既是对皇帝巡游活动的赞美,也是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和圣制幸凤汤泉应制》是唐朝时期著名诗人张说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当时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励精图治,国家富强,文化繁荣,是唐朝的黄金时期。
在诗的创作期间,张说是一位颇受皇帝信任的重臣,他曾任中书令、尚书令等要职,负责处理朝政,对国家的治理有着重要的贡献。然而,由于他的正直秉性,也让他在生活中遭遇了一些波折。他曾因为直言劝谏而触怒龙颜,一度被贬离京城。
此外,在这一时期,唐朝的文化艺术达到了空前的高峰,特别是诗歌发展到了“盛唐气象”的鼎盛阶段。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如李白、杜甫、王之涣等都活跃在这个时期,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誉为唐诗的瑰宝。
总的来说,《奉和圣制幸凤汤泉应制》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体现了张说作为一位朝廷重臣,对国家繁荣昌盛的喜悦和对皇帝的忠诚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