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后数年登旷远亭用前韵再赋

标题包含
后数年登旷远亭用前韵再赋
坐客一时人物换,此山海内旧知名。 华筵为我歌金缕,深院有人来石城。 酒浪满浮春浪碧,眉峰浅画晚峰平。 日斜柁转各回首,松竹绕溪知此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一句古诗所描绘的场景是:在一场盛宴中,主人以华美的歌喉唱起了《金缕衣》;宴会的场景则让人想起了古代著名的诗人墨子,因为墨子正是来自石城的文人雅士。宴会中充满了欢声笑语,嘉宾们举杯畅饮,就像春天的海浪一样欢快;晚宴过后,夕阳西下,大家在船上回首告别,只见松竹环绕的溪流诉说着离别的感情。
去完善
释义
1. 仲并:字天启,杭州府仁和县人。南宋孝宗淳熙十一年进士。这首诗是作者晚年时期登上旷远亭后所作。 2. 换:改变。 3. 海内:四海之内,指全国。 4. 金缕:即金缕衣,华丽的衣裳。 5. 石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清凉山一带。此处泛指南京。 6. 春浪碧:春天的海浪呈现出一片碧绿之色。 7. 眉峰:眉毛的顶端,这里用来比喻山峦的顶峰。 8. 晚峰平:傍晚的山峰显得平坦,这是由于太阳落山后光线变化所致。 9. 日斜:太阳偏西。 10. 柁:船舵,这里指代船只。 11. 松竹绕溪:形容周围环境优雅宁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后数年登旷远亭用前韵再赋》是宋代诗人仲并的作品。诗句描述了诗人在多年后重游旷远亭的场景,通过与往日的对比,展现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首联“坐客一时人物换,此山海内旧知名”表达了昔日和今朝的变化,昔日的人物已经不再,而此刻的旷远亭依然是海内闻名的胜地。这里通过人物和地点的变化,揭示了时间的流逝。 颔联“华筵为我歌金缕,深院有人来石城”描绘了宴会的热闹场景,繁华的酒宴上人们为诗人献唱,而在深院里也有人来自远方的石城。这里展现了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 颈联“酒浪满浮春浪碧,眉峰浅画晚峰平”通过酒浪、春浪、眉峰、晚峰等意象,描绘了诗人与朋友畅饮作乐的情景,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豁达。 尾联“日斜柁转各回首,松竹绕溪知此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太阳西下,船帆飘荡,大家依依惜别,环绕着松竹溪水,这个画面深深传达了诗人的友情和感伤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后数年登旷远亭用前韵再赋》是宋代诗人仲并的一首抒怀诗。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公元1175年左右的南宋时期。在这个时代,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但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文人和诗人,如辛弃疾、陆游等。 仲并在这一时期的人生际遇较为坎坷。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但因种种原因被贬谪,晚年更是生活清苦。然而,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在人生低谷时期,他登上了旷远亭,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抱负。 当时,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面临着金国强大的军事压力。在这种背景下,文人墨客们普遍关注国家民族的安危,渴望恢复中原故土。因此,仲并在这首古诗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仲并在《后数年登旷远亭用前韵再赋》这首诗中,通过对个人际遇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历史背景,同时也表达了他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