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过桂平

标题包含
过桂平
岭南太半尚鸿荒,城壁空坚草莽长。 忽到浔州江上饮,喜他风物近吾乡。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藻(1508年-1594年),字元洁,号乐轩,福建莆田人。明朝政治家、文学家。 陈藻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进士,历任南京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后升任江西布政使司参议。在任期间,他廉洁奉...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岭南大部分地方还很荒芜,城墙坚固但长满了杂草。忽然间来到浔阳江边畅饮,欣喜地发现这里的风土人情与我故乡相仿。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岭南:地理区域名,泛指中国南方五岭以南地区。 2. 太半:大半,极大部分。 3. 鸿荒:指草木丛生的荒野之地。 4. 空坚:谓徒具外表而内部不坚固。 5. 草莽:杂草,丛生的杂草。 6. 浔州:桂平市古时的称呼。 7. 风物:风光景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藻途经桂平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在南巡途中见到家乡风物的喜悦之情。“岭南太半尚鸿荒,城壁空坚草莽长”,描绘了岭南地区大部分仍处于荒蛮状态,城墙虽然坚固,但四周杂草丛生。这种景象与诗人预期的江南水乡相去甚远,难免令人感到荒凉。然而,在行至浔州江边时,诗人感受到了家乡的亲切,“忽到浔州江上饮,喜他风物近吾乡”,尽管环境依然荒芜,但是故乡的风土人情让他欣喜不已,缓解了旅途的疲惫。整首诗通过对比岭南地区的荒蛮和家乡的亲切,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桂平》是宋代诗人陈藻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描绘了桂平的风光,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和作者的人生际遇。陈藻生活在南宋时期,大约公元1150年左右。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南宋和金朝对峙的历史阶段。陈藻作为一名文人,其人生经历较为丰富,他曾多次游历各地,留下了许多描绘祖国山河的诗篇。在《过桂平》一诗中,陈藻以故乡为出发点,表达了对家乡故土的深深眷恋。 接下来,我们来关注一下这个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背景知识。在这个时期,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较快。特别是桂林地区,由于地处西南边陲,山水秀美,物产丰富,因此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历和创作。陈藻作为一名有才华的诗人,他在家乡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的笔下,桂平的山川、河流、村落都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过桂平》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它是陈藻在南宋时期游览家乡时所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通过结合诗人的人生际遇和时代背景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