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颂古四首 其四

标题包含
颂古四首 其四
不触又不背,徒劳生拟议。 开口更商量,白云千万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既不触碰又不背离,白白地产生许多揣测。 一说话就更加难以琢磨,就像那飘渺的白云一般遥不可及。
去完善
释义
1. 不触:不要触及。此处表达的是摒弃一切外在的纷扰与争执,顺其自然。 2. 又背:指背离内在真实的自己。即应保持真实自我。 3. 徒劳:无益地耗费精力和时间。 4. 拟议:对事物进行思考和议论。这里表明禅悟不可言说,不可琢磨。 5. 开口:说话。这里的“开口”是谈论的意思。 6. 商量:商讨、讨论。这里意味着进一步探究。 7. 白云:白色的云彩,象征佛法的清静高洁。 8. 千万里:形容距离遥远,喻指追求禅悟的道路还很漫长。
去完善
赏析
《颂古四首·其四》是宋代诗人释景元的一首咏史诗。在这首诗中,作者以极其简练的笔墨描绘了诗人的创作心态和意境,展现了禅宗诗的独特魅力。 首先,“不触又不背”一句,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超脱态度。在这里,诗人既不过分关注现实世界,也不过分逃避现实问题,而是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姿态来观察世界,体现出一种禅宗式的哲理。 接下来,“徒劳生拟议”则是对诗人创作心境的进一步阐述。这里的“拟议”指的是思考和议论,诗人认为过度的思考与议论并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反而会使人陷入迷茫。这也反映了禅宗强调直觉感悟,追求顿悟的理念。 然后,“开口更商量,白云千万里”则是对诗人表达观点的描述。诗人认为,真正的理解和领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一旦试图用语言去描述,就会像白云飘渺一般,变得遥不可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语言表达局限性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心态和创作过程的描绘,展现了禅宗诗人独特的人生哲学和审美观。诗人通过简练的语言,将禅宗哲理和诗歌艺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作品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和美学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颂古四首 其四》是北宋著名诗僧释景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040年至1050年间,即北宋仁宗时期。这个时期,中国封建社会正处于相对稳定的阶段,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佛教兴盛。 在这段时间里,释景元经历了许多人生际遇。他曾是云门宗的高僧,后因遭排挤而离开云门寺,辗转至金陵地区传法。他在金陵结识了许多文人墨客,并与苏轼、苏辙等文学大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段经历使他对禅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释景元的诗歌作品受到了当时的文化氛围和禅宗思想的影响。他的诗歌以哲理性和宗教性见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表达了作者对禅宗教义的深刻理解。这首《颂古四首 其四》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山水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禅宗修行境界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