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读史感兴 其一

标题包含
读史感兴 其一
人为五行精,二气相循环。 阳明发天秀,隠约超龙蟠。 如何椒兰芳,苦厄萧艾繁。 良玉必火浴,利刃因崖刓。 大钧虽无垠,岳降亦甚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人乃五行精华所生,阴阳二气相互循环。 阳光滋润彰显天资,隐藏低调胜似龙蟠。 为何椒兰芳香四溢,萧艾却受苦难缠绕。 美玉须经烈火烧炼,锋利的刀要打磨锐化。 大自然的规律无尽头,要想成功也不易。
去完善
释义
1. 人:这里指的是人类。 2. 五行精:五行的精华,即金、木、水、火、土。 3. 二气:指阴阳二气。 4. 阳明:阳光明亮。 5. 天秀:天生的优秀品质。 6. 隐跃:隐约,不清晰。 7. 龙蟠:比喻有才干的人。 8. 椒兰:香草的统称。 9. 苦厄:痛苦困厄。 10. 萧艾:恶草。 11. 良玉:优质的玉石。 12. 火浴:用火煅烧。 13. 利刃:锋利的刀刃。 14. 崖刓:在石头上磨削。 15. 大钧:自然的造化之力。 16. 无垠:无边无际。 17. 岳降:山岳降落,比喻高贵之人出世。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读史感兴”为题,表达了作者在研读历史时产生的感慨和思考。首联点明人的地位,认为人是五行的精华,在阴阳二气的循环中生存繁衍。接下来,作者以“阳明发天秀,隠约超龙蟠”描述了优秀人物的崛起,如同太阳的光辉,隐约有飞龙盘旋。然而接下来的转折中,诗人提出了疑问:为何美好的椒兰却常常遭受苦难,而平凡甚至卑微的萧艾却过得安宁? 诗人在第五句和第六句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良玉必火浴,利刃因崖刓”。正如优质的玉石必须经过火的洗礼才能显现其价值,锋利的刀剑必须在岩石上磨砺才见其锐利,优秀的人也往往需要经历磨难和困苦,才能磨练出真正的品质和才华。 最后两句,作者表示尽管天地之大,难以言说,但一个人的诞生和成长,仍然是非常艰难的过程,也是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整首诗通过咏史的方式,揭示了人生际遇的复杂性和命运的神秘性,引导人们去思考和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读史感兴 其一》是宋代诗人黄文雷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 在南宋时期,政治局势复杂多变,国家内部矛盾尖锐,外有金、蒙古等异族威胁。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对国家命运深感忧虑,纷纷抒发感慨。黄文雷作为南宋时期的文人,自然也无法置身事外,他的诗作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关注。 在诗人黄文雷所处的时代,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社会动荡不安。在这种环境中,他通过对历史的阅读,反思了历代王朝的兴衰成败,对现实的忧虑更加深切。他用这首《读史感兴 其一》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历史教训的深思,希望后人能从历史的教训中汲取智慧,避免重蹈覆辙。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