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叶正则赴浙西宪幕

标题包含
送叶正则赴浙西宪幕
频年送行客,酒罄诗不工。 最晚与君别,柰此百感丛。 岐山有鸣凤,雅颂移豳风。 于时二老生,出处海上同。 曹刘对匕箸,失色一语中。 明朝蜀江水,不与灞浐通。 人心起毫末,世故关鸿蒙。 乃知贫贱交,不下王覇功。 霜根宿病骥,云帆背蜚鸿。 秋水能隔人,白苹况连空。 相从自束发,各去随转蓬。 今怀欣有合,后会苦未重。 鲈鱼直万钱,羊酪醅一钟。 愿君养盛年,我友半已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傅良(1137年-1203年),字君举,号止斋,浙江温州瑞安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教育家,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陈傅良出身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师从郑伯熊、吕祖谦等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近年来频繁送别旅客,美酒喝尽却难写出好诗。 最迟与你道别,内心却充满百般感慨。 岐山有凤凰在鸣叫,它把《诗经·雅》和《颂》的声音传到了豳地。 这个时候两位老人在海边相逢,都有着同样的志趣。 曹植和刘桢相对而坐,彼此失色,一句话就直击要害。 明朝的蜀江水,不会与灞水和浐水相通。 人心往往始于微末,世故却涉及鸿蒙。 于是才知道贫贱之交,其情不下于王霸之功。 如霜的根茎下宿疾的马儿,天上的云帆承载着远飞的鸿雁。 秋水可以隔绝人群,白色的浮萍尚且连接着天空。 自从我们相识以来,各自随着流云散去。 如今心怀喜悦得以相聚,担心以后难以再次相见。 鲈鱼价值万金,羊酪美酒的滋味让人陶醉。 愿你保养壮年,我的朋友已经老去大半。
去完善
释义
频年:多年来;频繁地。 罄:尽,用尽。 工:擅长。 最晚:最近。 柰此:无奈于此。 百感丛:形容感慨极多。 岐山:古邑名,位于陕西省境内。 鸣凤:凤凰的鸣叫声。 雅颂:诗经中的两部份,代指诗歌。 豳风:周公东征时作的诗篇。 二老生:指孔子和周公。 出处:仕宦和退隐。 海上:指海边。 曹刘:指曹操和刘备。 匕箸:餐叉和筷子。 失色:变得惊慌或害怕。 语中:言语之间。 明朝:明天。 蜀江:四川境内的江河。 灞浐:古代长安附近的河流。 人心:人的意愿。 世故:人世间的事情。 鸿蒙:混沌初开的时候。 贫贱交:贫困时结交的朋友。 王霸:王业和霸业。 霜根:比喻寒冷的天气。 宿病骥:久病的马匹。 云帆:高耸的船帆。 背:远离。 蜚鸿:飞行的大雁。 秋水:秋天的江河水面。 白苹:一种水生植物。 连空:连接天空。 束发:扎起头发,表示成年。 各去:各自离开。 随转蓬:像随风飘散的蓬草一样。 欣有合:喜悦有所相合。 后会:再会。 未重:不再重复。 鲈鱼:一种鱼类。 直:价值。 万钱:价格昂贵。 羊酪:羊奶制成的奶酪。 醅:酿造。 钟:容器。 愿君:希望您。 养盛年:在壮年的时候努力。 我友:我的朋友。 半已翁:已经有一半的人变成了老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陈傅良送别友人叶正则时的心情和感慨。诗歌开篇即描绘了作者频繁的送行场景,尽管感情深厚,但诗歌技艺并不精湛。紧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与叶正则即将分别的无奈,同时也充满了复杂的情感。随后,诗人通过岐山的鸣凤和雅颂的转移,暗示叶正则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民谋福祉。同时,作者还提到两位生活在海上的老者,他们的人生经历也富有传奇色彩。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提到曹操、刘备这样的英雄人物,以此来表达对友人的赞美和期待。而后又提到蜀江之水,寓意着两人的友谊如同水流一般,永远不会断绝。紧接着,诗人以毫末比喻人心的细微变化,以鸿蒙形容世事的复杂,以此强调人间友谊的重要性和价值。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病骥和蜚鸿的描述,表达了对叶正则远行的担忧。同时又通过秋水、白苹等自然景象,渲染了离别时的氛围。诗人提到自己和友人在年轻时就相识,如今却要各自离散,重逢之日变得遥遥无期。最后,诗人祝愿友人在新的环境中能够取得成就,而自己则已经步入老年。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高超的文学技巧和深厚的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叶正则赴浙西宪幕》是南宋诗人陈傅良为送别友人叶正则而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90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南宋与金国的对抗之中,国家局势紧张。然而,在浙江一带,经济和文化仍然相对繁荣。诗人的好友叶正则即将前往浙西宪幕担任官员,这是一个重要的职务,需要具备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才能。 陈傅良是一位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诗人,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期许和祝愿。他希望叶正则能够在新的职位上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无法陪伴在友人身边的遗憾。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