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廖融处士南游
病卧瘴云间,莓苔渍竹关。孤吟牛渚月,老忆洞庭山。
壮志潜消尽,淳风竟未还。今朝忽相遇,执手一开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疾病卧床于云雾之间,青苔浸透了竹林。孤独地吟咏着牛渚之月的诗句,回忆着洞庭湖的山川。曾经的雄心壮志逐渐消磨殆尽,纯朴的风俗仍未回归。今天突然相逢于此,让我们握手言欢,共同分享喜悦。
去完善
释义
1. 病卧:生病躺着休息。
2. 瘴云:南方湿热地区有害于人体健康的云雾。
3. 莓苔:一种绿色的苔藓植物。
4. 渍:污染,弄脏。
5. 竹关:竹子制成的门或篱笆。
6. 孤吟:独自吟咏,抒发情感。
7. 牛渚:即牛渚矶,在今安徽省芜湖市附近,是长江上的一个著名渡口。
8. 老忆:回忆往事,常回想起。
9. 洞庭山: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洞庭东山和洞庭西山,是著名的风景区。
10. 壮志:远大的理想抱负。
11. 潜消尽:逐渐消失殆尽。
12. 淳风:淳朴的风俗习惯。
13. 竟未还:始终没有恢复。
14. 今朝:今天。
15. 忽相遇:突然相遇。
16. 执手:握手。
去完善
赏析
《送廖融处士南游》是南宋诗人翁宏的一首送别诗。全诗表达了作者与廖融别离时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病卧瘴云间,莓苔渍竹关”描绘了作者所处的环境和身体状况。瘴云是指南方湿热地区的雾气,这里象征着作者的困境和迷茫。莓苔则是生长在潮湿地方的植物,寓意着岁月的痕迹。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在病痛中苦苦挣扎,但依然坚守信念的心情。
颔联“孤吟牛渚月,老忆洞庭山”则通过“牛渚月”和“洞庭山”两个意象,表达了作者孤独的心境和对故乡的思念。这里的“牛渚月”是指长江边的一个渡口,作者以此表达了自己的漂泊不定;而“洞庭山”则是作者的老家,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
颈联“壮志潜消尽,淳风竟未还”则揭示了作者的心境转变。曾经的壮志豪情已经消磨殆尽,但淳朴的风俗并未得到恢复。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
尾联“今朝忽相遇,执手一开颜”则是对廖融即将离去的感慨。今天的相遇犹如命运的安排,让我们再次握握手,笑对离别。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虽然现实残酷,但友情和信念让作者在困境中找到了希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廖融处士南游》是唐代诗人翁宏所创作的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唐朝时期,具体时间未详。翁宏作为一位受到时人尊重的文人,其诗才横溢,被赞誉为“才情横溢,词采飞扬”。然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未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因此一生仕途不得意,只能寄情于山水和诗歌创作。
唐朝时期的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的发展达到了高峰。当时科举制度逐渐完善,选拔官员的制度相对公平,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投身科场。而翁宏却未能在这股浪潮中脱颖而出,这与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息息相关。他注重个性自由,追求诗意的生活,不愿意为了功名而迎合世俗。这种人生态度使他在官场上郁郁不得志,但同时也成就了他独特的诗歌风格和艺术成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