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答颜生

标题包含
答颜生
烦君临问我何堪,剩欲从君十日谈。 老退不应称敏捷,颜苍宁复借红酣。 世间公器毋多取,句里宗风却饱参。 陋巷远孙还好学,未容光禄擅东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师道(1053年-1102年),字无己,一字履常,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 陈师道出身书香门第,其父陈希亮曾任太学博士。他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以诗赋见长。宋神...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烦君临问":烦,麻烦;君,您,这里指颜生;临问,前来询问。 2. "剩欲从君十日谈":剩欲,意即还想;从君,与您;十日谈,十日之久的谈话或交往。 3. "老退不应称敏捷":老退,年老体衰;不应,不应该;称,称作;敏捷,反应迅速,思维灵活。 4. "颜苍宁复借红酣":颜苍,面容衰老,形容憔悴;宁复,岂能恢复;借红酣,比喻借助外力以壮声色。 5. "世间公器毋多取":公器,公众的财物,这里指名声、地位等;毋,不要;多取,过多地获取。 6. "句里宗风却饱参":句里,诗中;宗风,尊奉的诗风;饱参,充分体验和领悟。 7. "陋巷远孙还好学":陋巷,贫苦人家居住的地方;远孙,后代子孙;好学,爱好学习。 8. "未容光禄擅东南":未容,不允许;光禄,官名,这里用来比喻文学成就较高的人;擅,独享;东南,方位,泛指各地。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是陈师道与颜生的一次交流,表达了诗人的谦虚、好学和执着追求的精神风貌。首联以“烦君临问”表现出诗人谦逊的态度,又以“十日谈”展现出其乐于学习的热情。颔联通过自嘲,揭示了诗人虽年老但依旧保持敏锐洞察力,同时表达了对颜生的尊重和期待。颈联寓意诗人珍惜世间的公共事物,又强调了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领悟。尾联则凸显了诗人对学问的重视和对颜生的勉励,表达了愿与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期许。全诗充满诚挚的感情,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展示出陈师道的才华和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答颜生》是北宋诗人陈师道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084年,即宋神宗元丰七年,陈师道时年35岁。 在这个时期,陈师道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他的家庭贫困,生活困苦,但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他曾在太学学习,但因学业优异而受到排挤,未能获得官职。后来,他在朋友的推荐下担任了国子监主簿的职务,但由于与权臣之间的矛盾,最终被免职。这段时期的经历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 在宋神宗时期,北宋社会经济相对繁荣,但政治斗争激烈,官僚腐败严重。当时的文人多怀有报国之志,但在现实面前往往感到无奈和痛苦。陈师道的诗作正是反映了这一时代的悲哀。他以诚挚的情感、质朴的语言描绘出自己在逆境中的坚韧不拔,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这种精神境界使他成为了当时文人敬仰的楷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