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
古岸萧萧闻去雁,平芜杳杳更斜晖。
空江极目望不尽,枫叶半红人未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岸边传来大雁离去的萧萧之声,宽广的原野上夕阳余晖渐渐消失。
我在空旷的江面上极目远望,却依然望不到尽头;此时的枫树已经红了一半,而那个人却仍未归来。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古岸:古老的江边。
2. 萧萧:形容风声或落叶的声音。
3. 去雁:离去的大雁。
4. 平芜:平原上的草木。
5. 杳杳:形容遥远的样子。
6. 斜晖:夕阳的光辉。
7. 空江:空旷的江河。
8. 极目:尽目力所及之处。
9. 枫叶半红:指秋天的景色。
去完善
赏析
《江上》是宋代文学家寇准创作的一首描绘江边景色的小诗。首句“古岸萧萧闻去雁”中,“古岸”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而“萧萧”则给人以冷清、孤寂之感。当诗人听到大雁离去的鸣叫时,不禁感受到了岁月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次句“平芜杳杳更斜晖”中,“平芜”即平坦的草地,代表着广阔的人生际遇;而“杳杳”则表示深远莫测。夕阳西下,余晖映照在草地上,给人一种宁静而遥远的意境。
接下来两句“空江极目望不尽,枫叶半红人未归”,诗人站在江边,放眼望去,江水滔滔不绝,令人感受到空间的广袤和生命的无尽。而那火红的枫叶,仿佛在诉说着季节的更迭和时光的流转。然而,在这美丽的风景背后,却隐藏着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枫叶已经红了一半,但心上的人儿却依然未归,这不能不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惆怅。
全诗以江边景色的描绘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岁月蹉跎、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思念远方的亲人、渴望团圆的深情。诗人运用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富有情感的江畔秋色图,使读者在欣赏美丽景致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上》是宋代诗人寇准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寇准正处于人生的高峰期,他被任命为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要职,对国家大事有着重要影响。
在这个时期,北宋政权已经稳固,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昌盛。寇准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的诗才也得到了充分发挥。这首《江上》正是他在这段时间内的代表作品之一。
诗歌通过对江上的景色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和谐社会的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