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璞翁

标题包含
璞翁
隠密全真处,浑仑未剖时。 从来只与么,不用讨瑕疵。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心月,法号宗泐(1314-1390年),字大圭,号全室,又号释心月。他是明朝初年的著名僧人、诗人和书法家,浙江台州人。 释心月自幼出家为僧,曾师从于元末明初的高僧笑隐大訢禅师,学习佛法和诗文。他天...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隐秘且纯真的地方,一切都浑然天成、未经分割。一直以来都是这样,无需去寻找或挑剔任何缺陷。
去完善
释义
1. "璞翁":指未经琢磨的宝石,这里比喻人的天性,即尚未经过社会雕琢的原始状态。 2. "释心月":指放下心中的忧虑和烦恼,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光明。 3. "隠密全真处":指一个人保持纯真本性的地方,这里可能暗示一个安静的地方,让心灵得以休息。 4. "浑仑":这里指浑然一体,整体不可分割的状态。 5. "未剖时":指还没有被分解、分析的时候,这里可能是指一个人还未被世俗影响的时候。 6. "从来只与么":意思是从来都只是这样,没有什么改变。 7. "瑕疵":指的是缺陷、不足之处,这里可能是指对自身的苛求和不满意。
去完善
赏析
《璞翁》这首诗,以“璞翁”为象征,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的心灵境界和人生哲学。首句“隠密全真处”,寓意诗人隐逸脱俗的生活态度,追求真实纯粹的自我;次句“浑仑未剖时”则强调一种天然浑成的状态,意味着未经雕琢的自然之美。接下来两句“从来只与么,不用讨瑕疵”则表达了诗人的坚定信仰:对于璞翁来说,这样的生活状态始终如一,无须过分探究或挑剔其中的瑕疵。此诗通过塑造璞翁这一意象,展示了诗人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哲学,同时强调了信仰的坚定与执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璞翁》是明朝诗人释心月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朴实无华、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璞翁高尚品质和情操的敬仰之情。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释心月在诗歌艺术上的造诣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创作时间:明朝(1368-1644年) 释心月所处的明朝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在这个时代,许多文人墨客投身于诗歌创作,以抒发自己的情怀和理想。释心月作为一位颇有成就的诗人,他的作品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人生际遇:释心月原本是一位儒士,后来出家为僧,成为了一名僧人。他在佛门修行过程中,不仅精通佛法,还勤于文学创作。他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哲理赢得了世人的喜爱。在《璞翁》这首诗中,他通过赞美璞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时代背景:明朝是一个佛教盛行的时代,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受到了佛教思想的熏陶。在这样的背景下,释心月作为一名僧人,他的诗歌作品自然带有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同时,明朝又是一个崇尚隐逸生活的时代,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隐居山林,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种风气也影响了释心月的诗歌创作,使他的诗歌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品质的赞美。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