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清都
柳色春阴重。
东风力,快将云雁高送。
书檠细雨,吟窗乱雪,井寒笔冻。
家林秀橘霜老,笑分得、蟾边桂种。
应茂苑、斗转苍龙,唯潮献奇吴凤。
玉眉暗隐华年,凌云气压,千载云梦。
名笺澹墨,恩袍翠草,紫骝青鞚。
飞香杏园新句,眩醉眼、春游乍纵。
弄喜音、鹊绕庭花,红帘影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的柳树郁郁葱葱,阳光温暖,春风轻拂,大雁高飞。在书房里,细雨洒落,雪花飘零,寒冷的天气让笔和纸都冻住了。家里的果园里的橘子已经成熟了,霜打过后,果实更加美味。我们笑谈着,这是从月亮上摘下来的桂花种子。花园里,龙形的花儿绽放,如同吴地凤凰一般美丽。我的青春藏在心底,气度凌云,千年不变的梦想。我用精美的纸张和淡墨书写,穿着恩宠的袍子和翠绿的草鞋。在杏园内,我们的诗句如烟花般绚烂,春天的游玩让我们陶醉。喜鹊在庭院里飞舞,红色的帘子随风摆动,春天的气息弥漫。

去完善
释义
1. 宴清都:词牌名,出自《宴清都·柳色春阴重》,作者吴文英。
2. 柳色春阴重:形容春天的柳树绿意盎然,阳光被树叶遮挡,形成阴影。
3. 东风力:春天的风,带来生机和力量。
4. 云雁高送:云雁是指大雁,这里指大雁高飞,传递信息。
5. 书檠细雨,吟窗乱雪:书檠是指灯,吟窗是指窗户,形容夜晚在灯光下读书,窗外下着雪。
6. 井寒笔冻:井是指水井,笔冻是指毛笔被冻住,无法书写。
7. 家林秀橘霜老,笑分得、蟾边桂种:家林是指家乡,秀橘是指橘子树,蟾边桂种是指月亮旁边的桂花。
8. 应茂苑、斗转苍龙,唯潮献奇吴凤:茂苑是指园林,斗转苍龙是指天空中的龙,唯潮献奇吴凤是指只有潮水展现出奇异的景象。
9. 玉眉暗隐华年,凌云气压,千载云梦:玉眉是指美丽的眉毛,华年是指年华,凌云气压是指崇高的气度,千载云梦是指千年的梦境。
10. 名笺澹墨,恩袍翠草,紫骝青鞚:名笺是指精美的纸张,澹墨是指淡墨水的笔迹,恩袍是指恩惠的袍子,翠草是指绿色的草,紫骝是指紫色的马,青鞚是指蓝色的马勒。
11. 飞香杏园新句,眩醉眼、春游乍纵:飞香是指花香,杏园是指杏花园,新句是指新的诗句,眩醉眼是指眼睛被醉人的美景所迷惑,春游乍纵是指春天出游刚刚释放出来。
12. 弄喜音、鹊绕庭花,红帘影动:弄喜音是指欢快的声音,鹊绕庭花是指喜鹊围绕庭院的花朵,红帘影动是指红色的帘子影子在动。

去完善
赏析
《宴清都》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一首咏春词。在这首词中,吴文英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词的开篇“柳色春阴重”,以柳树的绿色和春天的阴影,传达了春天的气息。接下来“东风力,快将云雁高送”,东风的力量,使得云雁高飞,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这里的“云雁”,既是指云中的大雁,也暗示了词人自己的心情,如同大雁一样,高飞远翔。
“书檠细雨,吟窗乱雪,井寒笔冻”,这三句描绘了春天的寒冷氛围。书檠是指烛光,细雨和乱雪分别象征了春天的细雨和雪花,井寒和笔冻则表现了春天的寒冷。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寒冷的春天氛围。
“家林秀橘霜老,笑分得、蟾边桂种”,家林的橘子树已经结出了成熟的果实,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蟾边桂种,是指月亮旁边的桂花,这里用来比喻春天的美好。
“应茂苑、斗转苍龙,唯潮献奇吴凤”,茂苑是指茂密的花园,斗转苍龙和唯潮献奇分别比喻春天的动植物的繁荣和春天的景色。吴凤则是指春天的凤凰,这里用来象征诗人的才情。
“玉眉暗隐华年,凌云气压,千载云梦”,玉眉是指美丽的眉毛,华年是指美好的年华。凌云气压和千载云梦分别比喻诗人的才华和对未来的憧憬。
“名笺澹墨,恩袍翠草,紫骝青鞚”,名笺是指精美的纸张,澹墨是指淡墨水的笔迹。恩袍和翠草分别比喻诗人的荣誉和春天的花朵。紫骝和青鞚则是形容马匹的颜色,这里用来象征诗人的豪放气概。
“飞香杏园新句,眩醉眼、春游乍纵”,飞香的杏花和新的诗句,都象征着春天的美好。眩醉眼是指眼睛被美丽的景色所吸引,春游乍纵则表现了诗人在春天里尽情游玩的心情。
“弄喜音、鹊绕庭花,红帘影动”,喜鹊绕庭花和红帘影动,都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勃勃。这里的喜音,既是指喜鹊的叫声,也暗示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
总的来说,《宴清都》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词作,吴文英以其优美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诗人的才情。这首词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诗人心情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宴清都》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240年左右,正值南宋末年,金国灭亡,蒙古崛起,战乱频仍,民生疾苦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吴文英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他的生活也充满了波折。他曾一度在临安(今杭州)过着悠闲的生活,但随后因战乱而四处奔波,尝尽了人间冷暖。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也对人生的无常有了更深的感悟。
在时代背景下,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使得国家局势日益紧张。而蒙古的侵略,更是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这种环境下,吴文英的词作往往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