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再泛吴江

标题包含
再泛吴江
二年为吏住江滨,重到江头照病身。 满眼碧波输野鸟,一蓑疏雨属渔人。 随船晓月孤轮白,入座晴山数点春。 张翰精灵还笑我,绿袍依旧惹埃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禹偁(954年-1001年),字元之,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山东巨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 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王禹偁进士及第,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经过两年的公务员生涯,住在江边;重新来到江边,看看自己的病躯。放眼望去,是碧波荡漾的大海,却输给自由飞翔的鸟儿;一把破旧的雨伞遮挡细雨,只属于渔夫。随着船只和月亮一起醒来,看到一片白色的世界;坐在窗前,看到远处晴朗的山景,万物复苏。我想起张翰这个精灵还在嘲笑我,尽管我依然穿着绿色的官袍,却依然摆脱不了世俗的烦恼。
去完善
释义
1. 吴江:古江名,流经今中国江苏省苏州市一带。此诗题目中的“吴江”指的是这一带的水域。 2. 张翰:西晋文学家,字季鹰,吴郡人。曾任大司马东曹掾,后因病辞官,回到故乡,有“鲈鱼之思”的典故。此处借指作者自己。 3. 绿袍:绿色的官服。这里是指作者身为官员的身份。 4. 精灵:灵魂,幽灵。
去完善
赏析
《再泛吴江》是宋代诗人王禹偁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歌。首联描述了作者在江边的情景,表明自己已经在这里担任官职两年,现在再次来到江边,看到眼前的美景不禁感到身心愉悦。颔联以“满眼碧波输野鸟”和“一蓑疏雨属渔人”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波光粼粼的水面与悠然自得的野鸟形成了对比,蓑衣渔人的形象则显得生动活泼。颈联用“随船晓月孤轮白”和“入座晴山数点春”进一步描绘了江面的浩渺与宁静,以及远处山景的美丽。尾联则以张翰的故事作为比喻,表达了自己虽然身着绿袍,但依然热爱生活、欣赏美景的情怀。全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水乡风光的恬静之美,同时也传达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再泛吴江》是宋代诗人王禹偁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太宗至道年间(995-997年),此时王禹偁担任大理寺丞、知制诰等官职,正身处政治生涯的高峰期。 在宋太宗至道年间,北宋朝廷试图恢复文治,推行科举制度,选拔士人充实官僚队伍,以稳固政权并推动国家发展。这个时代涌现出了一批文人墨客,如苏轼、黄庭坚等,他们在文学、艺术等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王禹偁作为其中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了这个时代的影响,既展示了个人才情,也反映了社会风貌。 《再泛吴江》描述了诗人泛舟吴江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江水、波纹、芦花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诗人以平静的心态欣赏美景,表达了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渴望。这与他当时所处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他任职京城,身处繁华盛世,但他依然怀念自然之美,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超脱态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