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山居

标题包含
山居
松韵笙竽径,云容水墨天。 人行春色里,鶑语落花边。 修竹三间屋,清泉二顷田。 了无官府事,鸡犬莫登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胡宿(995年-1067年),字武平,北宋时期著名文人、政治家。他出生于江苏苏州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胡宿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中进士,历任地方官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松树摇曳伴随着萧瑟的风声,云雾翻涌犹如泼墨作画的天际。行走在春天的景色之中,聆听黄莺在落花旁婉转歌唱。青翠的竹子围绕三间小屋,清澈的泉水灌溉着两顷良田。这里没有官府的事务烦扰,就连鸡鸣犬吠也不惊扰神仙的生活。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松韵:松树的声音,这里指风吹过松树发出的声音。 2. 笙竽:古代的两种乐器,此处泛指音乐。 3. 云容:云的形状或面貌。 4. 水墨天:天空如水墨画般美丽,形容云彩像水墨画一样淡雅。 5. 人行:人行走在路上。 6. 春色:春天的景色。 7. 鶑:一种鸟,也叫黄莺。 8. 落花边:花落的旁边。 9. 修竹:修长的竹子。 10. 三间屋:指房屋的面积较小。 11. 二顷田:指农田的面积不大。 12. 了无:完全没有。 13. 鸡犬:鸡鸣狗吠,形容乡村生活的宁静。 14. 登仙:指成仙或升天,这里指离开人间。
去完善
赏析
诗人胡宿在这首《山居》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田园生活图景,通过富有诗意的语言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本诗的意象丰富,以松、云、人、莺、修竹、清泉等自然界景象为媒介,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松韵笙竽径”和“云容水墨天”,通过对松树和云彩的形象化比喻,传达了山间清幽的美感。接下来的人行、鶑语更是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此外,还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将鸡犬的世俗生活与神仙向往相提并论,暗示出作者向往的是平淡的生活而非仙境。整首诗读来流畅自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居》是宋朝诗人胡宿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75年前后,正值宋朝初年,社会经济逐渐恢复,诗歌文化繁荣的时期。 胡宿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的父亲在战乱中被杀害,这使得胡宿对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对世事的无奈感慨。然而,他并没有被生活的困境所压倒,反而更加积极地面对人生。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许多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色的诗篇,其中《山居》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在诗中,胡宿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宁静的山居图,表达了他对远离尘嚣、隐逸生活的向往。这与当时宋朝文人普遍追求的理想生活方式相吻合,反映出那个时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