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上赵总领

标题包含
上赵总领
一见烦公道眼明,悬知彻底五湖清。 岂期天上张公子,犹记当年刘更生。 几度夜深流水操,无人心认断肠声。 平生不面却相识,黄鹤楼前今一鸣。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初次相见便发现你有一颗公正的心,就能想象到你会让五湖之水变得清澈。 没有想到天上的张公子会来到这里,你还记得当年的刘更生吗? 曾经多少次在深夜弹奏着流水般的曲子,没有人理解其中的断肠之音。 虽然从未见面但感觉已经相识,就像今天在武汉的黄鹤楼前发出第一声鸣叫一样。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赵总领:宋代官僚,具体身份不详。 2. 烦公:即麻烦您。 3. 公道眼明:眼睛明亮,表示观察清楚。 4. 五湖:指太湖附近的五个湖泊,这里泛指江南地区。 5. 张公子:这里指汉代张良。 6. 刘更生:西汉著名文人刘向,字更生。这里用刘更生借指作者自己。 7. 流水操:古代琴曲名,寓意人生的起伏变化。 8.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建筑之一。
去完善
赏析
《上赵总领》是宋代诗人危稹的一首描绘与赵总领见面场景的古诗。首联描述了赵总领具有明察秋毫的眼光和以五湖为楷模的高尚品质;颔联则通过比喻,将赵总领比作天上的张公子(张良),强调他的智慧和才干;颈联提到了诗人曾与赵总领共度的几夜时光,以及赵总领的心胸宽广能理解诗人的愁苦;尾联以“平生不面却相识”来表达对赵总领的敬佩之情,并期望在黄鹤楼前的重逢中能够一展才华。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赵总领的高度赞扬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上赵总领》是南宋诗人危稹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年间(公元1174年-1189年)。此时正值南宋初期,朝廷内外政治斗争激烈,民族矛盾尖锐。 在创作这首古诗时,危稹本人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时期。他曾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直到40多岁才中进士,此后又被任命为地方小官,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尽管如此,危稹并未放弃对国家和民族的关爱,始终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命运。 与此同时,宋孝宗在位期间,虽然力图恢复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尊严,但由于朝政腐败、军事疲软等原因,未能实现这一目标。而此时的危稹也深感忧国忧民的责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尽一份力量。因此,他在《上赵总领》一诗中,通过对赵总领的劝谏,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关注和对民族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