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无题四首 一

标题包含
无题四首 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诗才横溢,尤以律诗和绝句见长,被誉为“小李杜”之一(另一位是杜牧)。 李商隐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是一位地方...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我已经怨恨蓬莱山太过遥远,如今更是隔着重重山水,难以相见。
去完善
释义
刘郎:传说中的汉武帝刘彻,此处借指诗人自己;蓬山:即蓬莱山,传说中的仙山,比喻心上人所在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缠绵悱恻的情感开篇,“来是空言去绝踪”一句道出了离别的痛苦,既是对对方失信的责备,也是对自己孤独处境的哀叹。接着通过“月斜楼上五更钟”的环境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深夜的寂静和内心的孤寂。 第二联“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转入梦境与现实交织的空间,表现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泪水打湿枕巾,醒来后急于写信,但因情绪激动,连墨汁都来不及研磨均匀,生动地刻画了主人公迫切的心情。 第三联“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则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室内景象,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温馨的氛围。金色的屏风、绣花的帷幔,在烛光和香气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华丽,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状的不满。 最后一联“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升华了主题,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和现实中不可逾越的障碍之间的矛盾。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李商隐诗歌的独特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李商隐正处于人生中充满忧郁与无奈的阶段。他仕途坎坷,情感世界亦多有遗憾。此诗应是李商隐在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之后所作,其中融入了对逝去情缘的追忆和怅惘。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个人命运飘摇不定,这种时代背景更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感伤。“来是空言去绝踪”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他对某位女子音讯全无、杳如黄鹤的深深失落;而整首诗则通过梦境、书信等意象进一步渲染出一种难以排解的离愁别绪。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