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宿水亭

标题包含
宿水亭
雕楹彩槛压通波,鱼鳞碧幕衔曲玉。 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鲍溶,字德源,唐朝时期文人,生卒年不详。他是润州(今江苏镇江)人,与韩愈、张籍等人交往密切。 鲍溶在唐德宗贞元年间中进士,历任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等职。他的诗才横溢,作品以描绘山水田园风光和抒发个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雕刻华丽的栏杆映照在水中,如同鱼鳞般的碧绿帷幕掩映着曲径。 夜幕降临,星空与月色相伴荷花,宛如在广寒宫中度过这美好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雕楹:雕刻有图案的柱子。 2. 彩槛:彩色的栏杆。 3. 通波:连通的水波。 4. 鱼鳞碧幕:形容像鱼鳞般绿色帷幕。 5. 衔曲玉:指建筑物上的装饰物如钩挂曲玉等。 6. 星月:星星和月亮。 7. 芙蓉:荷花的别称。 8. 广寒宫:古代传说中指月亮中的宫殿。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水亭夜景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亭的精美建筑,以及周围的景色。首先,“雕楹彩槛压通波”一句描述了水亭的壮观景象,雕刻精美的柱子与彩绘栏杆耸立在湖泊之上,给人一种震撼之感。接着,“鱼鳞碧幕衔曲玉”一句则形象地描绘了水面碧波荡漾的景象,仿佛是鱼儿在湖面上跳跃,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觉。 随后,“夜深星月伴芙蓉”一句将视角转向了夜晚的星空和水中的荷花。诗人在此巧妙地运用了星月、荷花的意象,使得整首诗具有了一种宁静、优美的氛围。最后,“如在广寒宫里宿”一句更是将这种氛围推向了高潮,诗人将自己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之中,如同在广寒宫中过夜一般,表达了对这个美丽景色的深深眷恋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宿水亭》是唐代诗人鲍溶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在唐宪宗时期,唐朝政治相对稳定,经济逐渐恢复,文化艺术繁荣,许多诗人都在这个时期创作了大量诗歌。 鲍溶在这一时期的人生际遇主要是他游历江南水乡时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在旅途中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生活,但却无法掩饰自己内心的思乡之情。这种情感使他创作出许多抒发思乡之情的诗篇。 在这个时期,唐朝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文人墨客都喜欢结伴出游,欣赏山水风光,抒发内心情感。此外,唐朝科举制度的实施也为文人士子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些时代背景为鲍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